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五四章 战场上的关键(3/4)

有灯火的时候,不至于在夜间产生什么混乱。

但是从长安长街之上奔走的递送军情的骑兵,已经是惊醒了不少的人群,有些人也从睡梦当中爬了起来,虽然受限于夜禁,不得外出,但是依旧挑亮了灯火,看着窗外院外黑漆漆的夜色,忧心忡忡。

这个时候,唯独能够聚集在一起的,就着这个事情,相互议论不休,大声喧哗着的便是投奔了种劭的门下吏。

在偏厅之内,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说话,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尽可能的表述着自身的观点:

“该死,该死!朝廷养兵多年,竟然如此不堪一用!如今被些西凉余贼搅乱,便如此慌乱!朝廷年年军费开销,也不知用到了何处!”

“武功县城最少应有两千兵卒,再加夏将军领军前援,竟不能挡!难道是西凉贼子又寻得其他兵力不成?如此一来,便成祸害矣!”

“夏将军持重老成,累世将门,如今整合长安兵卒已毕,又有弓弩军械亦备,应可平定才是……”

“平定得住?若可平定,如何会发紧急军情?从五丈原至此,一路平坦,若武功被陷,这方圆百里无险可守!”

“西凉贼如此急迫,强弩之末也,其必后继无力!只要耗尽其军中现有粮草,便可无忧!无粮之兵又可奈何!”

“待其粮尽,虽说是正理无疑,然西凉贼军当中,有谁可知其粮草几何?若西凉贼兵怀必死之心而进,必然凶猛无疑,稍有不慎,便是糜烂之局!”

“如今还说些什么,应急速再援武功!”

“再援?兵卒器械,粮草箭矢,哪一样不需要筹备一二,待辗转运至,若不得守,岂不是便宜了西凉贼子?”

偏厅之内的大小幕僚,各个种劭的门下官吏清客,一个个急的团团乱转,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嘈杂无比,却迟迟没有什么定论。

此时就听见厅后种劭沉声喝道:“都乱什么!贼兵还在武功!”

偏厅中众人连忙转头看去,只见种劭穿戴齐整,一身的锦袍,高高的梁冠也是丝毫不乱,虽然气色难免有些偏差,但是比起厅中的众人还是沉稳了不少。

种劭走到上首,一甩袖子坐下之后,环视一周,才缓缓的说道:“若不是斐子渊抗命不遵,率军北上,带走骑兵,朝廷之军怎会斥候不足,使得西凉贼子逼近武功方才察觉?此乃斐子渊应援不力之故!”

这个……

偏厅之内的众人相互看了看。

大家其实都明白,斐潜带着骑兵北上,说错也没有错,但是如今当下的局面,确实如果有一些经验丰富的骑兵作为先头的斥候,自然就会好上许多,但是……

其实别看种劭一脸沉稳的模样,实际上心中也略有些发慌,毕竟战争这个事情,并不是他所擅长的事项,如今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表现出一副淡定的姿态,否则手底下的人肯定是更加的混乱不堪了,所以一来便先找了一个借口,不管这个借口的理由是否合理,至少说明局势变得恶劣的原因并不在于他自己。

更何况前两天,种劭才从宫中得知,汉帝刘协居然将一柄中兴剑赠送给了斐潜!

这是代表刘协更看重斐潜的意思么?

因此种劭也憋着火气,碰到这个事情也不由得借题发挥一下,不过他也是知道,说说可以,真的要把这个锅撇到斐潜身上,也不一定可行。

种劭知道现在情况紧急,不由得向西面望一下。武功县城虽然小,但是却关系这长安的稳定与否,夏牟能不能抵挡得住西凉贼兵的攻击,然后将西凉贼兵拖到无粮可用兵心涣散,就成了现在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今只能是尽可能的给与武功更多的援助……

思索已定,种劭便再次发布了号令,将长安附近可以动用的力量再次汇集一些,然后往武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