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7章 帝王心(2/3)

狗日的,一开口就要人命,这是有杀父夺妻挖祖坟的深仇大恨吗?

“奴才(臣)等有罪,请皇上责罚!”

莫洛、米思翰、明珠三人跪地叩首,一起跪求责罚。

“撤藩”是议政王贝勒大臣及九卿科道会同确议,三人虽然只是带了个头提议,但下令撤藩的,却是玄烨本人。

三人跪在地上,心里也是打鼓。吴三桂造反,天下震动,朝议纷纷,万一玄烨来个顺水推舟,下旨宰了三人,三人也只能做冤死鬼了。

是以,三人只是求“责罚”,“奴才罪该万死”、“臣该死”之类的话语,半个字都不说。

万一被顺水推舟,那可就死的太冤了。

“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朝廷之利。吴三桂狼子野心,背负国恩,不知忠君报国,反而起兵造反,十恶不赦。卿等无罪,都是朕之决策。都平身吧。”

玄烨轻声一句,莫洛三人额头冒汗,赶紧谢恩。

“奴才(臣)谢圣恩!”

这一次,皇上终于没有让他们当替罪羊。

索额图暗暗心惊。明珠这小子,自诩学富五车,看不起自己这个大老粗,处处和自己顶牛,早就想收拾这龟儿子了。

这一次,不过想给明珠这些人找点不自在,却没有想到,得罪了玄烨。

“皇上,吴三桂上疏,请求释放其子吴应熊和其孙吴世霖等人。不知圣上如何决断?”

趁着玄烨还没有改变主意,莫洛赶紧上奏。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平西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居功至伟。清顺治十年(1653年),吴三桂世子吴应熊与和硕恪纯长公主成婚,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实际为大清朝廷的人质。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传至京师,玄烨下旨,吴应熊和子女被捕入狱,如今被关在天牢之中。

“明珠,你是兵部尚书,说说你的看法。”

玄烨的目光,转向了纳兰明珠。

长孙吴世璠都被偷运出了京城,摆明了是要和朝廷分庭抗礼,和自己掰手腕。偏不给你这个机会。

“皇上,奴才以为,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只有杀了吴应熊和他的儿子,才能扼制吴三桂的嚣张气焰,打击叛军,提升大清将士的士气!”

纳兰明珠上奏,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死,也是坚定玄烨和吴三桂势不两立的决心。这样一来,自己和皇帝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日后不会被玄烨秋后算账。

“皇上,朝廷粮饷充足,足支十年。可以旗劲旅为前锋,可命各路将军、护军、骁骑校、尉,并王公贝勒,贝子,各旗佐领,以及所有各部披甲一起上阵,以示我八旗军威!”

户部尚书米思翰也站了出来,慷慨激昂,为明珠背书。

“明珠、米思翰,依你二人所奏。叛逆子孙,理应诛戮,断绝叛军之望,以激励朝中上下人心,遏制住吴三桂的反叛欲望,各部官军一鼓作气,荡平叛军。吴三桂怙恶不悛,吴应熊及吴世琳义难宽缓!”

玄烨假意考虑片刻,立刻做了决定。

“本当照廷议,将吴应熊、吴世琳其余子女,俱行凌迟处死,但以吴应熊久在近侍,朕心不忍。故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以绞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以彰国法!”

“皇上圣明!”

下面众臣一起肃拜,个个都是肃然。那些个汉臣,人人更是心寒。

虽然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但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关系不错,并育有两儿一女。

皇帝下诏处死吴应熊父子,作为玄烨姑姑的建宁公主,又被置于何地?那个年幼的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