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0章 来了!来了!(2/5)

脸上的神色显然要轻松许多。

张斐拿着手中文章又看了看,“虽然在宣传上面,会起到反效果,但是对我的慈善机构,说不定有极大的帮助。”

说到这里,他呵呵一笑:“从这一点来看,应该是王大学士旺我,而不是我旺他。”

当天,他就将这篇文章送去正版书铺,以名士报的名义来发,毕竟朝廷还未颁布,放在新闻报上面,就有些太正经了。

经过一日半的努力,这一期名士报的第一批出现在各大酒楼。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意料中的“惊喜”。

其实在此之前,还是有不少人报以期待,盼着新法夭折,可惜没有如他们所愿。

终于还是来了!

均输法闪亮登场,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其实这条新法,主要涉及到京城供应问题的。

都说这北宋是一国养一城,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庞大的官僚团队和数十万的禁军,确实需要极大的补给。

每年各地都得运输很多物资来京城。

但这些物资可不是什么工业品,多半是种植物,是受天气影响的,但是每个地方每年运输到京城的物资数量和种类是恒定不变的。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江南某个县,每年要送一千斤荔枝到京城,但天公不作美,荔枝欠收,百姓手中没有荔枝,可是官府就只收荔枝,没得条件讲。

逼得百姓只能高价去买荔枝,然后上贡官府。

可想而知,商人就可以从中赚取大量的财富。

另外,这种恒定的供应,往往是匹配不上京城需求,多了就直接腐烂,少了朝廷就得高价去市场买。

这里面的损耗可也是惊人的。

而且就事论事,司马光节流理念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唯有依靠王安石的理财来解决。

而王安石的解决方案就八个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徙贵就贱”的意思就是,不再固定不变地向各地征敛实物赋税,在灾荒歉收物价高涨的地区就折征钱币,再用钱币到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

这么一来的话,商人就无法从中聚敛大量财富。

如果有多个地区同时丰收物贱,那么就到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购买,这便是,用近易远。

这能够节省很多很多运费的。

除此之外,王安石还将解决这供需关系,由京城先下达需求单子,采办单位再根据这需求单子,去各地采购。

这其实就是用商人做法,来替代一成不变,且极为腐朽的制度。

并且文章在阐述用近易远的理念时,还提到衙前役,这将减轻衙前役的负担,并且还表示,马上将会推出新衙前役法。

在文章方面,王安石真的是高手中的高手,其实衙前役法已经修订好了,但是他知道大家更关注衙前役,那是一颗毒瘤,故此他在这里留下一个伏笔,来引起大家的期待和关注,确保热度节节攀升。

正如张斐的评价,整篇文章,真是字字珠玑,针针见血。

准确阐述了问题所在,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之法,一条对一条,堪称完美。

清晨时分。

张斐一边与高文茵聊着,一边慢悠悠地往前院行去,如今他忙得是没日没夜,只能在吃早餐的时候与高文茵培养一下感情。

“想不到三郎你此番回来之后,比你在服役时还要忙碌。”

“夫人不是在怪我没有多陪夫人吧!”

“不是,不是!”

高文茵是连连摇头,又小声道:“我就是担心三郎你会累着。”

“夫人放心,我会注意身体的。”

说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