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 王伦过往(2/3)

这句话。意思是说大多数人低价抛售时,我反其道而行之,大量买进。大多数人高价买进时,我同样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抛售,赚取中间的差价。

朱贵心想,王伦所运用的正是这个诀窍,如果自己能掌握这个诀窍也早就有一番作为了。

这个诀窍说来十分简单,只不过是王伦注意农业生产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当丰收之年粮食大量上市的之时,粮价下跌,这时应把粮食收购进来。欠收之时或青黄不接之际,粮价上涨,及时地把粮食销售出去。而且此时丝大量上市,价格下跌,把丝锦和织物收购进来,寻求恰当的时机再贩卖出去。

利用这种手段做买卖,关键就是要抓住有利的购销时机,当时机一到要当机立断。但如何实时观察时机,精准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这里边大有讲究。

朱贵心中有了学习的心思,又不动声色的问道:“既然已经可以做买卖粮食的大买卖,如何又想到开这家酒楼呢?”

“做粮食买卖费时费力,而且稍有不慎就会折了本钱。开酒楼的想法王家哥哥早就有了,开酒楼这事是这样的。”杜迁那边打开了话匣子,收也收不住。

原来就在今年三月份,原来的这家酒楼因为管理不慎,后厨着起了大火。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也晦气。并且救火过程中,前厅和楼上也受了波及,不仅装饰毁坏了,房檐和窗户等也坏了大半。

凑巧王伦正在济州城里,在帮忙救火的过程中,也留心了酒楼里的格局和布置,以及房屋材料等等。王伦早有心思开家酒楼,在赚钱的同时结交各路人物。于是不等救火结束,他就马上出城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建房材料去了,只要有这些东西,立即全部收购。

同时郓城县,寿张县,单县,东平府等邻近的府县也都派人去采买了一干建筑材料。而且因为本钱不足,他还和几个商家只是签订订单,霸占了附近几乎所有的建筑用材。

火灾过后,这家店主再想去买砖瓦椽桷等建筑材料的时候,留给他用的材料寥寥无几了。眼见酒楼重新装修无望,这颗摇钱树怕是要成了死树。

正在店主人欲哭无泪又无计可施之时,王伦又面了,说他欲买下此地开做酒楼。这店主人原以为自己会血本无归,没想到王伦不忌讳这酒楼着过火愿意典买。于是当即签字画押,再到县衙公证。

因着王伦帮助这店主救过火,店主心中有印象,知道王伦是个好人。况且那时店主人以为酒楼重开无望,自己有些对不住王伦,因此只向王伦要了酒楼原价的五分之一,区区二百两银子。而后自己就收拾了细软带着家眷去湖北投奔自己的妻兄去了。

之后一切顺理成章,王伦成为了酒楼的主人,买回来了建筑用料,酒楼重新装修即将开业。按着这座酒楼现在的价格怎么也在千两银子以上,里外里王伦赚了好大一场富贵。

听完这些前因后果,朱贵被震惊的久久无语。他认识的人也不在少数,上至达官贵人如柴进同县曹太公,下至贩夫走卒自己兄弟朱富李云师徒。但是做事能像王伦这样翻手为云覆手雨一个也没有。

也许这对自己来说是个机缘,朱贵心里想到。“王官人看着年龄不大,却是个有本事的。就凭这几件事就让人心服口服。”朱贵听完杜迁推崇王伦,他也夸赞了一句。

“嘿!这些都是毛毛雨了,王家哥哥本事多着呢。我告诉你,他除了读还看兵法呢。听王二郎说王家哥哥还会一套拳法呢,并且会刷的一套好枪法。”

听杜迁说到王伦看兵法会枪术,朱贵感觉这些都很正常,王官人身上好些地方自己都看不透。

“对了,杜兄弟!你口中的王二郎是谁啊?”朱贵着实好奇。

原本和朱贵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杜迁突然吞吞吐吐起来,吭哧了半天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