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四章乞丐(1/2)

醉仙楼先是一阵寂静,而后又是一阵嘈杂,真是太精彩了。?道。

“夫子怎的如此着急,还是一起用过了午饭再走不迟。”王伦一听刘老夫子要走赶忙挽留。

“哼!你这里的酒菜我可消受不起!”像是习惯性的刘老夫子生硬的顶了王伦一句,而后才语重心长的对王伦说道:“今日你这酒楼名声在济州是传开了,我和恐怕就会日进斗金了,可不要忘了你的志向。”

王伦听到刘老夫子教诲,连忙躬身行礼表示自己肯定不会忘了初衷。“夫子放心!今年解试,王伦必不让您失望!”

“那就好,那就好。等你的几位保人得了空闲,我出面邀约出来一起见个面,你们也熟络熟络。”刘老夫子又说道。

“那就有老夫子了!”王伦见刘老夫子如此替自己着想心里感激,刘老夫子从来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好了,你去忙吧!”刘老夫子迈步向门外走去,走了几步又向王伦解释道:“今日县学教授生辰,县学的几位同僚约我今日去拜访县学教授。”

刘老夫子去了县学教授家给领导庆生辰,王伦到底还是给刘夫子带了两坛上好竹叶青。

这时已经临近中午,大家在这酒楼看节目,猜诗迷有人已经饥肠辘辘。有的人却是想尝尝醉仙楼的酒和菜,人们三三两两的坐好点餐。这人点了一份“在天愿作比翼鸟”那人点了一份”白银盘里一青螺”,有人点了”桃花流水鳜鱼肥”。

可是恰恰没有人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几道菜。其实王伦也就是把这几道菜当做文人雅事,增加大家的谈资,难道真能把这些当做醉仙楼的招牌菜么?

不过经过诗迷这一个高-潮后,那边朱贵又安排了个酒楼专业的小插曲。

这时在一楼的主角变成了王伦新提拔的伙计头目赵小六,赵小六同样头戴方顶头巾,不过头上的方巾是棕色的。身穿青衫除了写着“醉仙楼”三字外,在胸前还有酒坛子形状的标志。

只见这赵小六左手叉三碗,右臂自手至肩伏叠二十碗,都是各人点的各色菜品。这人要自己点的糖醋黄河鲤鱼,那人要自己点的干蒸加吉鱼。赵小六按着各人呼索菜品分下去,竟然能做到分毫不差。这却是赵小六的能耐,记忆力惊人并且双臂有力,能把伙计跑堂行菜的这一绝技做的滴水不漏。

这虽然只是一项不起眼的手艺,别人也没有特别在意,但终归还是有细心的人现,心里对醉仙楼的评价又高了一层。一名普普通通的伙计都有如此水平,醉仙楼的实力还能差么。

潘兔子是济州土生土长的人,因为长着两颗硕大的门牙,别人不是叫他潘大牙就是叫他潘兔子。潘兔子是济州城里所有乞丐的团头,每天乞丐们乞讨来的东西要向他上交一部分“日头钱”,而天寒地冻乞丐们无所乞讨的时候他又给乞丐们熬粥救济。

今天他得了五贯钱,这可能是所有乞丐一年也乞讨不到的收入。可是这钱拿在手里他却觉得烫手,潘兔子原本是不想接的,可是衙门里的所谓朋友却不容推脱。正所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如果得罪了那人自己和自己的一众老兄弟肯定会越加艰难。

王伦这人潘兔子虽然不认识,但是王伦这个名字潘兔子还是听说过的。这几日他手底下好几个乞丐说着王伦怒打黄五郎,帮着牛娃讨要工钱的事情。潘兔子平常生活艰辛,但心中也有自己的坚持,一个“义”字。

潘兔子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手下的兄弟,为了自己心中的“义”字。潘兔子带着自己团里头身强力壮的乞丐向王伦的醉仙楼走着,心想今天说不得就要对不住王伦了,幸好之前和他没有交情。

走了有一刻钟,潘兔子手下的人越聚越多有三十多人,而且手中都拿着棍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