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九章 陈炎龙处理间谍的决心(3/3)

一回忆到这里时,陈炎龙就心情烦躁起来地嘀咕道。

同时,他还把自己的眼睛轻轻地闭起来,继续回忆着。

根据后世的网上历史资料的说法:“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的路易斯基尔泽在他的《希特勒的背叛者:马丁鲍曼以及第三帝国的覆亡》中暗示,“维特”可能是鲍曼——第三帝国最重要的纳粹党人。

鲍曼是希特勒的私人秘书,而且也是希特勒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曾经大胆地雇用了一个人偷偷地把希特勒的一切谈话都记录下来,最后集结出了一本书:《希特勒的席间漫谈》。

当东线战争进行得很不顺利时,德国高层有人开始阴谋推翻希特勒。正是在希特勒沮丧的时候,鲍曼与希特勒走得更近了。从1942年9月开始,鲍曼公开地记录希特勒的讲话,他还招募了一帮速记员来帮忙。与此同时,莫斯科从“维特”那里得到的情报也越来越精确。莫斯科有时候干脆就把心里的疑问直接发给鲍曼,而鲍曼也一一答复。在库尔斯克战役(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中德国的战略、战术全为苏联获知,这仗还怎么打!

1944年7月20日,德国一帮高级将领在克劳斯冯史陶芬伯格上校的领导下,发动了一次暗杀希特勒的惊天行动,炸弹并没有炸死希特勒,反而激起了希特勒的极端恼怒,德国内部几乎所有的反希特勒势力都遭到残酷处置。

在这以后,鲍曼对希特勒的影响几乎无以复加,这引起很多其他纳粹党高层的批评。斯皮尔(时任军备部长)宣称鲍曼是一个斯大林的崇拜者,其他的纳粹党人开始怀疑鲍曼是一个苏联间谍了。而鲍曼的一个情妇被纳粹党发现是德共的地下党。

同盟国开始建议莫斯科应该尽快让鲍曼逃离险境,当然鲍曼早就谋好了退路,他在战争结束前躲到了瑞士。在那里他有自己的一幢房子。战后,鲍曼一直住在苏联。

1971年,盖伦少将(1956年~1968年任西德联邦情报局局长)宣布鲍曼是一名苏联间谍。但是鲍曼向莫斯科提供情报的动机是什么呢?据基尔泽分析,鲍曼是一个激情的社会主义者,他不想看到社会主义苏联被击败,而希望看到德国与苏联签订一个条约来共同打垮西方国家。

“呼!马丁鲍曼!不管你是不是苏军情报员维特都好!我宁愿杀错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我可是还记的在后世德国总理勃兰特的秘书好像也是东德间谍呢!而且还因为这事件曝光而被迫下台!所以如果我要活下去,以及为这个在后世战败后,被分割成英美法苏四个军事占领区的国家,和人民做一点好事情!让它重新走上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之路的国家!那么我就不能够留马丁鲍曼,在我的身边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我是陈炎龙,而不是希特勒!所以多一个马丁鲍曼,或者是少一个马丁鲍曼!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回忆完后世在百度网上的历史资料后,陈炎龙突然猛地睁开自己的眼睛,目光冷冰冰地,下定决心道。

随后他就把总理府的警卫队队长肯尼思布拉纳,叫了进来。

因为他要在去东线前,将马丁鲍曼进行抓捕和囚禁。

同时,他还要给希莱姆打电话,让他把维特的接头人鲁道夫勒斯勒尔,给除掉。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