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八百零六章 急个球(加更)(3/3)

上说出来,如今朝贡之乱不幸被皇帝言中……你让皇帝怎么选择?

听杨廷和的?听兵部的?还是听唐寅的?

必然还是得听朱浩的。

设身处地想想,其实皇帝根本就没有更好的选择。

而且皇帝听朱浩的,对孙交来说没什么损失,急个球啊!

唐寅又给孙交斟满一杯茶水,继续道:「敬道算是能者多劳,在王府时,兴献帝便多采纳他的意见,临终托孤时,敬道也在其身旁。」

孙交问道:「那时就没人提出,其实敬道不适合留在王府吗?」

「怎么没人提?当时袁长史健在,王府上下谋划多出自于他,我跟敬道在王府里受到排挤,王府遇到大事束手无时,只能靠敬道相助于我,出面斡旋才能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兴献帝便委以重任。

「更加重要的是,敬道平时还教授当今圣上课业,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等等……可说是海纳百川,有时候敬道的见识,让我都觉得他非这世上之人,更像是天外来客。」唐寅由衷地发出感慨。

孙交道:「他的启蒙恩师是谁?不是你吗?」

唐寅摇头:「敬道一直不肯说明,在我之前,他其实有过先生,我本以为是王伯安,可后来王伯安去安陆时,与他见面,我还单独问过伯安,他表示未曾见过朱浩这般有气度和见识的少年。可见伯安与他,只是萍水相逢。」

孙交不由吸了口凉气。

王守仁如今在士林中的名气,他是知道的,如果说唐寅是书画成名的大家,王守仁就是以学术见长的意见领袖,各地士子追随其的如同过江之鲫,而王守仁回乡守制后,多开设讲坛宣扬心学,现在已形成一股独立于理学外的强大儒家派系。

连王守仁都称赞朱浩的学问,既说明朱浩才学不错,也让孙交觉得朱浩际遇不凡,不过是少年郎,便有唐寅和王守仁二人提携,更是考中状元成为皇帝身边最受器重的政坛明日之星。

「孙老,东南海防之事,您若有疑问,可以来找我,我帮你去信永平府,帮你去向敬道试探和打听,但请不要过多干扰敬道在永平府做事,毕竟眼下乃多事之秋,朝中未定。至于在下……您还是让我当个大隐隐于市的浪荡子,容我过几天安稳日子。」

唐寅笑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