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敢问孙先生可曾婚配?(3/5)

上北方人粗糙,不拘小节,身上更多的大气,而不是江南水乡姑娘的温婉。

这还不明显吗?这明摆着送闺女。

孙杰要是看不清,那才见怪了!

“那啥,孙先生,这事,这事咱们先不说了,今天有事找,确实有事找!”

孙杰一脸尴尬。

“咳咳!”

孙初文也看出了孙杰的尴尬,假装咳嗽两声,缓解尴尬。

“那啥,孙先生说事吧,倒是在下唐突了!”

孙杰深吸一口气,调整心态,道:“如今天气渐冷,城外难民恐难过冬,在下于富平县有些田产,想把他们带过去安顿,以做佃户。

富平县那边有些粮食,但这西安府中粮食不多,所以便想让孙先生帮衬一二!”

如果从现代征调粮食,不是不行,只是前几天刚刚运了一大批糖过来,金门能量不多。

粮食调过来,也吃不了几天,搞不好,还容易让金门丧失能量,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事!”孙初文脸色平静,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我们秦商这几年比不上晋商,钱赚的不多,但我们也不是那种没有良心的奸商。

走的是人间正道,吃的黄土地产的粮,都是陕西乡党,我们秦商自然会帮衬他们。

我们秦商在城外,设置了不少粥棚,足量供应难民吃食。但近几年难民越来越多,我们也捉襟见肘。

幸亏孙先生的糖,将近年关,我们买了不少粮,不敢说让他们吃饱肚子,每天两顿稀粥,倒也能供应。”

孙初文说道。

倒是没想到孙初文竟然会这样做,只是,孙杰第一次来西安府时,城外施粥的不多啊。

这次来时,倒是见了不少粥棚,当时还以为是城中官府所设,没想到竟然是秦商所为。

心中还有疑惑,便问道:“在下之前来西安府时,不曾见过多少啊!”

“之前,我们秦商粮食不多,那时匪乱,我们的粥棚只有零星一些,加上晋商的打压,实在抽不出多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说的难听一些,我们是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所以之前,施粥不多。”

孙初文的脸上,多了一分商人的狡黠。

但此时此刻,谁能说他做的不好呢?

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这些难民,孙先生不用担心,这几天的粮食,我们会充足供应。

为商,钱固然重要,但更应造福一方。祖父不过市井小民,若非乡亲帮助,何以高中进士?官至吏部天官?

我虽然爱财,但也会竭尽自己所能,帮助乡党。只是,人力有时尽,有时候,自己也无法保全。”孙初文说的很大声。

这番话,让孙杰刮目相看。

确实啊,秦商穷是穷了点,但要比晋商好。

赚的是断子绝孙的钱,真不怕遭报应。

厚重的门帘忽然掀起,孙初文的女儿探出半个身子。

声音很清脆,宛若银铃,“该吃饭了,饭好了,娘让我问,是在这屋吃,还是在饭厅?!”

“天气寒冷,就在这屋吃吧!”孙初文说道。

“好!”

孙初文的女儿应了一声,急匆匆的转身离去。

临走时,又瞥了孙杰一眼。

孙杰想要拒绝,可架不住孙初文热情招待。

“孙先生如此热情,倒是让在下为难,既然如此,那便吃饭吧!”

孙杰只好同意。

“哈哈哈,这就好,这就好。我们陕西虽穷,可不会怠慢了客人!”孙初文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