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资本主义萌芽(2/4)

秦贺,皇太子宅心仁厚,仁德厚重,是朝廷的福气!”

“哈哈哈,你这话说得好,这是朝廷的福气,不过,你给他解释解释如今的天下是如何的!”

孙杰笑道。

孙杰是皇帝,这点不错,但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儿子,自然也不能免俗,心里也很高兴。

孙传庭站在孙杰的身后,详细的解释着:“殿下,虽然百姓们现在还在田地里劳作,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辛苦。对于百姓们来说,安居乐业,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

他们的赋税很低,历朝历代,都没有我大秦一朝的赋税低,百姓们......”

孙问岳听的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火车就这样徐徐前进。

......

长安,这个历史名城在孙杰的手中再次走向了辉煌。

无论是城中还是城外,都繁华无比,商业氛围浓厚,百姓安居乐业。

这里,有着整个大秦规模最大的屠宰场和毛毡厂。

屠宰厂旁边,是大秦最大的肉制罐头厂和毛毡厂,这些商品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通过长安先天优势的铁路,送到各地。

从长安到延绥镇边墙有一条铁路,这是专门用来运输牛羊或者各种皮货的线路。

自从孙杰收复草原之后,这条线路就日益繁华起来,沿路两岸的商业范围异常浓厚。

长安的繁华,离不开周围的那些发电厂以及配套的工厂。

这些厂子,又为当地的百姓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养活了相当多的一批人。

长安的繁华,世所罕见。

人民群众的热情是无限的,这点孙杰心知肚明。

孙杰从长安火车站下车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带着随从和自己的儿子,在长安中转悠,出去很长时间,回来之后,可要好好的转转再说。

长安城留守的那些官员本来想的是,为孙杰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可却被孙杰推辞掉了。

欢迎仪式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意思,不仅消耗时间,还会造成一定的麻烦,以及不必要的消耗。

尽管如今国库充盈,但钱不能这么花。

街道上人来人往,百姓和商人络绎不绝。

这个繁华的样子,让孙杰心里极为舒服。

“发展到这个地步,也算不错了,只是不知道,资本主义,会不会提前到来?”孙杰皱起了眉头。

其实,这片土地不怎么适合资本主义,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和资本主义格格不入。

资本主义之所以诞生于西方,是因为他们的传统以及文化模式属于地中海商业文明,在他们那里,商业以及商人地位比较高。

西方多小城,王国遍地,城堡多如牛毛。

这些地方之间想要互通有无,必须依靠商业和商人。

国家太小,支撑不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是以商业为主。

即便是西方世界津津乐道的三十年战争或者八十年战争,其规模以及烈度,也远远比不上明末清初。

而在东方,情况和他们截然不同。农耕文明所要的是中央集权,只有不断的把权力向上集中,组建一个巨大的王朝或者帝国,然后由王朝或者帝国保护下面的这些农民。

在东方,权力凌驾于商业之上。对于农耕王朝来说,商人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百姓们只需要自给自足,然后将多余的那些粮食上交给朝廷。

这是一个官本位的文明,是一个权力大于一切的文明。

在这种文明中,资本主义很难出现。

即便出现,也是依附于官绅阶级。

别看现在孙杰大规模发展商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