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1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3/4)


翁瑜婧对此倒也没太过坚持,这姑娘的眼力见儿还是挺高的,很快便道:

“,那徐哥,我就不打搅你啦,需要的时候随时吱一声就行,另外别忘了去我爸动态下边儿留言的事儿.”

“.”

挂断语音通话后。

徐云想了想,翻开通讯录,拨通了潘院士的手机号。

过了十几秒钟。

手机微微一震,潘院士的声音从对头传了出来:

“喂,小徐?”

“嗯,老师,是我。”

徐云认真的对潘院士打了声招呼,随后试探着问道:

“老师,您现在方便接电话吗?”

潘院士很快说道:

“方便,刚和安东老师吃完牛批牛排,我这会儿一个人在消食呢,有什么事儿你直接说就行。”

徐云闻言便组织了一番语言,把自己之前的看到的有关永陵的热搜以及立项书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阿巴阿巴叽里呱啦噼里啪啦皮卡皮卡.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徐云说话的间隙,潘院士周围的噪声也小了不少,听起来像是走到了某个偏僻的地方通话:

“我懂了,所以小徐,你打算利用这次机会试试重力梯度仪?”

徐云用力点了点头,解释道:

“没错,老师,说来也挺巧的,‘谛听’项目立项当天永陵就上了一次热搜,所以那时候我也了解了一些永陵的信息。”

“永陵目前的主占地面积是25万平方米,也就是25公顷或者说0.25平方千米,修建规模上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

虽然此时潘院士并不在面前。

但徐云依旧忍不住用一侧肩膀和耳朵夹着手机,双手在面前比划了起来:

“永陵地宫的深度大概在地面15-30米左右,目前遥感探测的结果是一个‘甲’字型,最底层有七个坑室,并且大多积水。”

“但客观来说,这种探测存在一定精度和准确度的偏差,也就是有可能在更深处存在有一个或者多个未被发现的墓室。”

“而我们‘谛听’项目组负责的是正是重力梯度仪关键的测绘模块,目前盘古粒子的寿命已经被顺利延长到了四个小时。”

“虽然四个小时距离疆域性的巡航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但对于一块占地面积0.25平方千米的地宫来说,时间是完全足够的。”

随后徐云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老师,咱们先退一万步,且不说永陵之内是否有《永乐大典》或者未发现的下层地宫。”

“单是对于其他文物的考古发掘,重力梯度仪的重要性也是无可忽视的——它的精度比遥感探测要高两到三个数量级。”

“毕竟当初定陵的发掘工作,实在是一桩梦魇与耻辱,此次的永陵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潘院士闻言默然。

实际上。

作为一位智商远高于常人的聪明人,潘院士自然不难听出徐云最后那个‘耻辱’二字的深层含义。

当年定陵挖掘的失败不单单是华夏考古学界的耻辱,同样也是郭沫若先生人生的一大遗憾。

虽然郭沫若先生其实并不是定陵挖掘的首倡者,只是建议发掘的六人之一,后世在定陵失败这事上对郭老的评价有一定的甩锅情况——因为郭沫若先生在六人中名气最大。

但不能否认的是。

郭沫若先生在那件事上确实要负担一些责任,并且不可推脱。

而郭沫若先生又是科大的第一任校长,所以这事儿看似和科大无关,但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徐云和潘院士作为科大学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