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赵家的优良传统(8.4K)(3/7)


想到这里。

他不由转过身,环视了周围一圈。

此时的王厚和老种已然穿上了兵甲,一副随时都会上战场的架势。

加之门外那些探子的情况,某些事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他们唯一缺少的,便是群臣线或者说可以安抚文官集团的自己。

毕竟元佑党人数量虽然不少,但元丰党同样不可忽略。

纵使除去其中类似蔡京、章惇这类奸臣,其中依旧有不少正直之辈。

而老苏却是大宋开国至今,唯一一位中立的宰相,没有站队,从未参与过党争。

他既有地位也有人脉,哪怕在元丰党中也颇具话语权,卖过不少人的好。

实际上。

这也是徐云摆出的阳谋:

政变不可避免,这是大势,哪怕把徐云杀了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老苏若是不站出来,那么注定将有一批无辜的臣子遭受牵连。

甚至不排除会有人因着‘乱世用重典’的缘故而丢了性命。

但老苏若是站了出来,不说所有人都不被误伤吧,至少能保下绝大多数的良臣。

并且还能以他的威望安抚下大部分反对的声音,保证政权快速的过渡。

上兵伐谋啊

老苏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一道道的画面:

神宗病危,临终前在龙榻边拉着他的手,气若游丝:

“子容,太子年幼,文吏朝祚,朕便托付与你了”

神宗故去后,哲宗即位。

他一心辅佐朝政,配合哲宗重启河湟之役,两次平夏城之战打的西夏几近臣服。

奈何天不遂人意,哲宗二十五岁便突兀暴毙,连诏书都没传下。

在临选皇位时,向太后谈笑风生,钦定了端王。

端王啊

强抢民女、游手好闲、行事轻佻。

乃是众皇子中风评最差之人。

如今自己虽已致仕,但神宗之言犹在耳旁。

一日为相,终身为相。

想到这里。

老苏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小赵:

“殿下,老臣愿与殿下同往宫中。”

小赵原本都做好了打嘴炮的准备,听到老苏如此简单的便支持了自己,顿时先是一愣,旋即大喜拜下:

“有苏公在,此事成矣!”

在老苏表了态后。

现场的氛围顿时轻松了少许。

没错,只是少许。

毕竟接下来要搞的事才是大头,一旦失败掉脑袋都是轻的,换谁都不可能彻底放松。

随后小赵来到主座上,先对众人躬身一拜:

“诸位,今夜事态紧急,本王便不多水文咳咳,不多废话了。”

“种老将军,接下来便交给您吧,由您来安排作战任务。”

老种朝他点了点头,从王厚手中接过了一张皇宫的布局图。

摊开,挂到墙上,同时介绍道:

“皇城位于汴京城中偏北,外门有左右掖门,东华门、天波门与晨晖门。”

“内门则有左右长庆门、左右银台门、左右嘉肃门。”

“宫内禁军一班、直形式为组织管理,内部统领为宽衣天武官,另外殿前军则为皇宫宿卫的建制级力量。”

“眼下京中禁军有大半驻扎于皇陵,殿内值守的乃是太尉王恩,此人乃是官家心腹,绝无策反可能。”

“因此今夜我将亲率西军精锐,从城外由新曹门进入城中新曹门的护卫乃是殿下死忠,吾等已经提前与他取得了联系。”

“届时再经东华门闯入宫中,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