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清照入狱!!(6K)(3/5)

就在小李被带走没多久。

院内忽然吹起了一阵狂风,天色猛然一暗,噼里啪啦的下起了大雨。

滴答、滴答

老苏站在屋檐下,看着庭院中肆虐的狂风与斜雨,面色远没之前对待小李那般轻松。

很明显。

从赵元鹏等人的表现来判断,老李的被捕,定然涉及到了宫内的赵佶。

可老李不过正五品,他能惹出什么大事呢?

要知道。

宋朝可不像上一个的唐朝。

唐朝官吏最高只有三品,往上的一二品都是虚职,并不处理国家政务。

但宋代却不一样,朝中一品的实职有很多,既有文也有武。

宋神宗时期,朝中一品的人数最高曾经多达三十八位。

一位正五品的中侍大夫,不过寻常小官罢了。

加之李格非也不是那种一行迷醉政坛之人,更没有听说站了哪方队等等!

老苏想着想着,忽然心中一凛。

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可能:

莫非

是简王?

随后他转过头,看向一旁的谢老都管,问道:

“元年,简王殿下近日可好?”

虽然他已经致仕数年。

但不久前向太后的驾崩以及众多官吏上门拜访的事情,却令他心中逐渐产生了一股有些奇怪的预感。

因此他重新‘启动’了某些人脉,关注起了京中动向。

而负责汇总这些消息的,正是追随他数十年的谢老都管。

听到老苏这番话,谢老都管很快便道:

“回老爷,简王殿下近些天倒是并无异样,这几个月唯一特殊的,便是从宫中搬了出来,暂居在了东华巷的亲王府。”

老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转身对徐云道:

“小王,当初让简王出宫的提议,似乎还是你提出的吧?”

徐云看了眼天上低沉的乌云,调整了一番心绪,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一点:

“不错,当时小人认为太后已逝,简王殿下为了避嫌,理应出宫寻个住处。”

宋徽宗是公元1082年六月生人,如今刚刚年满18周岁。

小赵出生自1083年,比赵佶小了整整一岁,现在才不过17周岁而已。

按照古代规矩。

男子20岁才成年弱冠,这也是普通亲王搬离皇宫,自建府邸的年龄。

不过三个月前由于向太后刚刚入陵,赵佶要在宋陵守孝一个月。

徐云便趁此机会,劝着小赵从宫中搬了出来。

毕竟赵佶在巩义守孝,宫内却留着一百多个嫔妃,按照礼制她们只要食素即可。

小赵又由于母亲朱贵妃在世的缘故,可以经常前往后宫。

细思起来还是比较那啥的。

因此出于避嫌角度考虑。

小赵便听从了徐云的建议,向赵佶提出了搬离皇宫的想法。

虽然在被金人掳走后,赵佶“别有子女五人”。

但这只是情势所迫,并不代表他自带牛头人属性,有着某些奇奇怪怪的。

因此在小赵提出了这个想法后,赵佶很快便传来了同意的回复。

除此以外。

小赵这些日子倒也确实没啥特别的地方。

随后老苏胸口起伏了几下,似是有了某些决断,对谢老都管和宗泽道:

“元年,你速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看看能否挖出一些内情。

“若是不能,至少打探出文叔和清照被安置在何处,可有身受虐待。”

“汝霖,你是元祐六年进士,按照我朝回牒制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