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370章 看老夫笑话(2/3)

玉清免受牢狱之灾。

然而,那受害的陈思源认为赵玉清步步紧逼的夺他的生意,欺人太盛,拒不接受调停。不但如此,还让他的两个老婆在衙门和码头上哭诉赵玉清的罪恶,见人就说是神威军三少爷的大哥呐,定是有三少爷撑腰才如此胆大妄为。

赵玉林一听就火冒三丈,质问崔浩既然查实了为何不严办?

这不是当众打他脸,让他提倡的新社会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一视同仁成为废话了嘛。

这就把崔浩给弄得紧张啦,这丫傻傻的稍息片刻才说事发之后他立即将人劝导去衙门,承诺找三少爷给主持公道才平息了事端。

赵玉林狠声的说为啥要等他来处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该咋办就咋办。

他见崔浩已经吓得不轻,又叹息一声说是他最近心情不好,发脾气了,叫崔浩别记在心上。

赵玉林理解诸位同僚的心思,像他这一级的官员家属犯事,等于背后都有一颗大树撑着,当当事的官员鸭梨山大,办起来千难万难。

他希望崔浩将赵玉清的案子当成一般老百姓犯事,依律从严重快的办了,赵玉清服刑的地方也给他弄的远远的,别叫二老够得着。

崔浩得了赵玉林的指示有了主张,立即起身告辞离去。

这个人也是不了解赵玉林的为人,亦或是担心他会护着家人,迟迟没有断案,这就让不明事理的百姓认为他和那些贪官污吏一样的不是好东西,浮想联翩生出许多是非啦。

他还在郁闷呐,陈忠顺已经带着他爹老秀才和大房的一家子人直接就进来了。

赵玉林连忙起来一一施礼。

众人坐下后陈忠顺说玉清犯傻,做下错事虽然罪不可恕,却不能失了赵家的面子。贤婿就知会一下徐州的崔浩大事化小从轻了结,咱们赔多少银子都无妨。

赵玉林还没有说话,他大嫂已经开口,一脸期待的说:就是,多大个事嘛?哥儿回来就好啦,那陈思源简直就是不识时务,太过蛮横了。

他大娘更是命令似的交代:玉清大哥可是打小就罩着三儿在呐,一定要保你大哥无事哈。

只有他爹老秀才坐在太师椅上装神,一言不发。

赵玉林等他们说完,都闭了嘴才说新宋国不是他个人的,是全天下老百姓的,大家都在看着他呢。

新宋立国之初他就在讲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贵为国主的丁公,因为成都十三铺操纵钱引市场使坏,觉得自己难辞其咎都主动隐退去了台鉴堂呐。

有谁可以践踏律法肆意妄为呢?

众人都不开腔了。

稍息,他大娘极不满意的说:三儿这是不管了啦。

大娘随即就抽泣起来,哭哭啼啼的诉说他的玉清吃苦了,从小就没好日子过啊……

赵玉林看着大房这几个轮番上来,当真是演技一流呢,呵呵。

这一哭闹,把赵玉林他爹老秀才给弄烦了,老秀才怒吼一声问玉清出生时他家生意做得正顺,吃穿不愁的缺啥了?

他站起来叫都滚回江北去家里禁足,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一行人还没出门,老宅的家仆就过来禀报大呼:“不好啦,崔浩那厮亲领捕快到家里拿走大少爷啦,还把大少爷住的小院也搜了个遍呐。”

老秀才一听气得连戳了三下拐杖,连呼丢人呐。

他大娘听到后急了,这还了得啊,立即带着大儿媳妇一帮人赶回江北去。

老秀才站起来摇晃了一下身子,对着赵玉林抛下一句:有种,就该这样秉公执法,跟在他大娘身后急匆匆往外走。

赵玉林一路将家人送走,一脸茫茫然的站在门口竟然忘了回屋。

鲁有朋过来正好见他发呆,问咋啦,像丢了魂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