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300章 百姓的死活(2/3)

,一波又起。

小皇帝的侄子,他哥的大儿子段行智认为皇位本来是自己的,却被自己的大伯拿了去,一直心有戚戚,静悄悄的谋划着收回权柄做皇帝。

当年他老爹就晓得这个儿子好走偏门,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段小林的爹。

这是大理国皇位更迭的正常变动,前任皇帝都还健健康康的在天龙寺练功修行呐,没有篡位夺权之说。

然而,段行智等不及啦,他已经接近不惑之年,现任皇帝也是春秋正盛,等到人家不想干了,要传给下家,肯定要找个年轻一点的噻,皇位自然就会落到段小林这样的年轻后生头上。他辛辛苦苦的忙碌大半身就毫无意义啦。

所以,这丫第一个要干的事情,就是将段小林踢出朝廷。

他抓住段小林的镇南王府营生大做文章,大肆给一帮反对小皇帝的臣子行贿,组织起一条强大的阵线将目标对准镇南王段小林。

攻击镇南王府垄断朝廷的营生,巧取豪夺国家的财富致国库空虚。还抓住玉石生意赌石的不确定性大做文章,随便给镇南王府加上一条牟取暴利、中饱私囊,要小皇帝夺了段小林的王位,彻查段小林有无隐瞒不报、损公肥私的问题。

小皇帝被突如其来的攻势给打懵了,无奈的向段行智妥协。削去了段小林的王位,彻查镇南王府,发送其封地螳螂川。

幸亏段小林还在螳螂川上修建了昆明小镇,不然这位兄弟要气得直接跳进滇池淹死了。

他悔恨呐,抱着赵玉林的四妹赵思涵痛哭不止,质问自己为啥要生在皇家?已经身为大皇子了,为何日子还过得这样艰难?

成都,赵玉林肯定还不晓得大理国的变故,他美美的睡了一觉起来去府衙参加诸公议事。

前日曹友闻提前预支了五百万贯银钱,丁公要他先在会上做个说明。

这老头儿就是个不愿意担责的货,还是一国的国主呐。

赵玉林不和他计较,敞开喉咙说他和丁公、李公临时商议决定,请曹大将军携带五百万贯新币亲往黄州孟珙大将军处劳军。

荆湖的孟大将军没得朝廷军费支持很难,咱们川蜀必须和荆湖联合才能更好防御襄阳,稳住金州汉中。前面,咱们和江东打食盐战时荆湖还支持了襄阳食盐的呐,足见孟大将军还是有心要和咱们站在一起。

赵玉林讲了一番大道理后丁公这才接下话题为转运荆湖的银两盖棺定论,诸公开始商议讨论当天的议题。

他见都是些按部就班的琐事,全都点头通过,议事很快便结束了。李忠棉笑呵呵的请他一起去丁公的后堂吃茶。

老爷子说除夕和初一天诸公一起为朝廷守岁、祈福祭天,把立国的礼仪做了。

赵玉林说他听老爷子的,该咋做就咋做,只是希望简单点,别太复杂了。

丁公乐呵呵的说钦天监的大师反复推敲时辰仪轨,已经很简单了,必要的礼仪还是要做的,哥儿就别再推啦。

他点点头,叫飞虎去把蒋立刚喊来,告诉他今年的国礼,保平安的事情由巡查局担纲。

蒋立刚立即答应下来。

丁公郑重的说可不许有闪失了,这是咱们新宋立国,公主大婚,双喜临门的关键时刻。

李忠棉说转运部还专门为参加保卫巡逻列出了加班加薪的,要告诉公事人员做好了有赏,干砸了走人,造成伤害的要丢监问罪。

蒋立刚的表情马上严肃起来,一字一句的保证做好咯。

赵玉林看着远去的蒋立刚有点好笑,两位老爷子给人家压上去的担子也是有点沉重了嘛。

丁公看到赵玉林略带心事的表情说不用怕的,他俩就是吓唬吓唬立刚,叫他仔细了。蓉城已经划分出东南西北四个区,正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