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51章 瓜分两千万(2/3)

在想办法如何争取几个拔擢官员的职位?如何保住余下的两千万税赋呢?

赵玉林居然大讲川陕要一统,将自己手里的蛋糕拱手送上桌子。

他笑着说时下到处都需要人呢,康宁州和昌都州就严重缺人,有谁愿意去的,制置司可以多给两成的薪酬,行吧?

他笑呵呵的问诸公。

众人又是一惊。

这些,都是赵玉林参考后世的用人方略提出来的,边远地区艰苦,多给点报酬很正常,这就叫不搞一刀切噻。

丁公的脑子打了激灵,笑呵呵的说还是议议当下的这几个州县如何处吧?哥儿不妨先说说看。

老爷子总是让他打头炮。

赵玉林也是不客气,说凤翔府的马灵要回来任职,他提议调兴元府洋州的知州游显忠去接任,此人在洋州干了好几年,洋州社会稳定,百姓的温饱问题办得不错,提议让他去权知凤翔。

他说洋州依照神威军的新社会理念治理已久,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州,咱们在成都拔擢一名同僚去治理,取长补短不是更好?

赵玉林提出这样的人事安排,丁公乐意了,调个自己人去洋州,等于是往兴元府掺沙子哦。

就这,赵玉林还主动给他机会干?

老爷子立即乐呵呵的问哥儿可有合适的人选?

众人立即看着赵玉林,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听他点谁的名。

他却是两手一摊,说自己刚到成都,哪有熟悉的人呢。

诸公立即松了口气,端起茶碗琢磨自己该提名谁。

赵玉林吃了口茶又说:不过,要说谁都不认识呢,还真有一位。众人立即又抬起头来看向他,心道哥哥别卖关子嘛,快说快说,究竟是谁?

丁公心里就不爽啦。

赵玉林说没有,他心中一喜,想到自己可以推荐人了,刚打开他脑子里的资料库调人,不料赵玉林又冒出个候选人来?

这不明摆着戏弄人嘛。

老爷子脸上不悦神情一闪而过,冷冷的叫他说吧,说出来叫诸公都评评。

赵玉林转过身去指了指正在记录的幕宾余大异,说就是他了。

今天一进议事厅便觉得春意盎然,心里暖暖的,会议准备很细致,蛮不错的嘛。大异应该是在丁公身边做事很久啦,老爷子该教的都教了,还不放出去做事没道理嘛。

诸公一听,当即呆住。

原本以为赵玉林要推荐个自己人出来顶上去的,却是推荐了他身后的余大异,一个机宜文字的书|记官。

老爷子也是愣住,醒转过来后连说不可、不可。

余大异也是站起来推辞。

赵玉林有点生气的说咱们做事讲究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降人才,丁公不好开口举荐身边的人,咱们可不能当睁眼瞎,对吧?

这些人立马附和,都说赵指挥使说得对,三少爷讲得是道理,大异的确是个人才,应当放出去做事啦。

丁公这才乐呵呵的说那就依了玉林小哥啦,大异还不谢过赵指挥使?

余大异当即站起来给赵玉林道谢,谢过在场的诸公。

赵玉林说先别谢他,还是先去权知洋州,干得好,诸公定会支持再进一步的,是吧?

丁大人乐呵了,众人都是笑呵呵的祝贺,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啦,赵玉林依然是一个都不反对的支持通过。

这些官员们觉得这个圆桌议事比朝廷里做官轻松多了、都是坐起手捧着暖暖的茶碗说事,比起站着叩首应班酸爽多啦。

还可以随意发表意见,遇上机会也能拔擢自己信得过的人上位呢。

臣工们一个个开始满心于这种协商的模式了。

丁公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