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48章 骠骑大将军(2/3)

时紧追着官家,所有重臣都在一起,几乎无一脱逃,他要不是领了官家旨意,早一步出发西来蜀地,十有**也成了阶下囚。

江东百姓都在传言史相是从北蛮军帐中走出来的,怀疑他是奸细就不是空穴来风。

转运使因为有华岳带来的消息,要继续争辩史相是否干净变得理虚,转而说如今临安重建了朝廷,有了新皇帝,咱们就该依制转运税赋东去以应急需。

呵呵,这丫绝对是史相的铁杆,晓得临安史相那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必须想办法押解银子东去。

但是,赵玉林坚决不给此人机会,他转去后面书|记官的位置提笔写下一道手令,拿着开讲道:要说急需,眼下最需要的是拨付神威军的军费,川陕自己的事情都没做好,讨论别的地方干啥?

他已经查阅了,以往成都向朝廷转运四千万贯钱的时候,朝廷向川陕驻军拨付大约二千五百万贯钱。那个时候川陕驻军约在三十五万左右,是吧?

赵玉林转头看向老曹,曹友闻略微回忆了一下,当即点头。

他见到老曹点头了,马上就说军情紧急,不可耽误啊,丁公定会没有意见。飞虎,找个兄弟去传令,着府库立即转运银钱三千万贯做军用,谁敢阻挡杀无赦。

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赵玉林的卫士一个“保证完成任务”后都跑步出去传令了。

丁公清醒过来后立即让他别急,刚才只说了二千五百万贯,咋又增加了五百万?

赵玉林笑笑说不是总共要转运五千万贯银钱嘛,神威军当下可是不止四十万,曹大将军是清楚的,三千万绝对不多。

诸公都在场呢,要不咱们再细细的算算?

丁公晓得这个帐算不得,一算,肯定还要使劲儿掏银子。他立马说罢了罢了,就依着哥儿的意思办。

赵玉林笑呵呵的谢过丁公,请他吃茶。

柳庆银已经气得火冒三丈,他怒视着赵玉林问这是在干啥?把他这个转运官当啥人了?

赵玉林轻轻的敲敲桌子说这是制置司的决定,还是和诸公一起共同讨论的哈。

华岳反问柳庆银,诸公同桌议事,为何如此蔑视制置司副使,赵指挥使大人,官家可是封了汉王的?

转运使立即将自己的火气关掉半个阀门,耐住性子说:如今临安急需银子,柳某就问指挥使大人,这银子何时转运?

赵玉林说诸公心里都明亮得很,那临安小朝廷真假难辨,地位尚需确定,川蜀为啥要急着承认,输出税银?

这可是川陕军民的血汗钱,咱们还要吃饭呢。

他当面给曹友闻商议,就从刚才调出的三千万贯钱中拨出五百万送去黄州的孟大将军处,大家都晓得荆州军靠朝廷军饷维持,如今没得饷银了,军队还要戍守边防呢。

老曹见他愿意将已经吃进肚子里的银子吐点出来,当然欢喜啦,立即点头赞成。

他接着说:都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的确是个道理,但是咱们也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来做皇帝噻,临安才建小朝廷便大肆封官许愿,传闻盐商都赐了咱蜀地的州县官,不是明摆着是在误国、祸害老百姓嘛。

没有官家咱们就不做事了吗?

没有官家咱们就不戍边了吗?

这些事情一样都少不了,还必须得做好。

临安的那帮人要折腾咱们管不了,就由他们去折腾。咱们可是要有定盘星,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蒙军还在对着咱们虎视眈眈呐。

转运使见众人开始颔首点头,交头接耳的私语,晓得赵玉林已经将大家说服,他还不死心,提出将余下的两千万贯税银转运临安,理由是大宋总得要有个主,小朝廷里的官员多数都是前朝旧臣呐。

众人又议开来,有人开始点头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