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章(2/3)

过了入锦衣卫最开始的体检。他为我袭军籍最后做的一件事就是——离开京城,隐姓埋名流浪外地。

对外,我们宣称孟家三女孟晴嫁去了外地,不久后病逝。我二哥化名孟子修,成了我们家流落在外的一个远房族叔,辗转各地当教书先生或卖字画、替人写信为生。他偶尔会寄信回来,简单写一写近况,字里行间还要刻意用些隐语。我们回信,会给他寄一些钱财衣物。

这些年他在外,也在不断地查父兄之死,但没什么进展。我最近一次收到他的信是半年前,他人在应天府,最近一年他都在那里,刚到就大病一场,靠着赵氏米行在应天府的几个老伙计照顾,好不容易病愈,只说又要启程。今年元月初,我出任务去了西北,今日才归,不知他最近是否也曾来信。”

她顿了顿,最后道:“我和暧儿从灵济宫的老家搬了出来,搬到了校场口。这院子原本是赵氏米行的,我父兄和娘亲出事后,大舅心灰意冷,加之近些年粮米时艰,难以为继,生意典出去大半,这院子也腾了出来。打扫一番,我和暧儿住了进来。我当时已入锦衣卫,暧儿无人看顾。恰逢当时这丫头萌生了学医的念头,于是罗道长和他的弟子清虚就来帮忙,暧儿拜了罗道长为师,学习医术。暧儿十八岁时,罗道长外出游方行医,将这灵济堂全权交予暧儿打理,留了清虚襄助。方才你见到的那位年轻道士,就是清虚。”

穗儿听她慢慢说完,一时无言以对。

孟旷沉默了一会儿,遂起了身道:“时间不早了,你歇了吧。你这间屋子门窗我都会落锁,有什么事儿需要出去你就喊我,我就在你隔壁。”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房间内门,原来这间房与南侧的厢房内部是有门互通的。

穗儿看着孟旷把这屋子内的窗户一一落锁,终究忍不住道:

“为何这般锁着我?我也不会逃。事到如今,我已经无处可去了。”

“我不知你是否当真无处可去,锁着你,是为了查明真相。”孟旷淡淡道。

“你不信我……”穗儿抿唇。

“抱歉,我入锦衣卫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怀疑。何况你已知晓我家中秘密,干系重大,不锁着你我亦不会安心。”孟旷似乎是一下说了太多,眼下也不愿再多做任何解释,最后带门出去,干脆地落了锁。

穗儿独自一人坐在房里,缓缓抬手撑住额头,幽幽长叹了一声。

……

出了门,外面天已暗下来,暮日西下,虽已开春了依旧寒意逼人。孟旷拎着一串钥匙出了二进院,去了一进院,进了东厢房。孟暧正在药柜边拣药,清虚在帮她分别打包。屋里不知何时还多了一个年轻男子,而立之年,中等身材,面容俊秀,唇边蓄着一圈短髭,一身青缎团领常服,戴乌纱官帽,胸背的补子绣鹭鸶,乃是一位六品文官。

孟旷一进门,就听这位六品文官抱怨道:“旷哥儿这是中邪了吗?咱家被那女人害得这般惨,她还把那女人带回家来?”

“表哥。”孟旷沉着脸打了招呼。

那六品官扭头看到孟旷站在门口,一时不由噤声。

“今儿下值这么早?户部事儿不多?”孟旷一边问,一边把手中的钥匙串儿挂在了腰间。

“算着你这两日要回来,赶着来见你啊,你个小没良心的。”这位被孟旷唤作“表哥”的六品文官没好气地说道,随即在一旁待客用的圈椅上坐了下来。孟旷“噗嗤”一笑,面上现了暖色,屋内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边上的孟暧和清虚依旧顾自拣药分包,全把他俩当做了空气。

表哥名唤赵子央,字玄玟,与已故的大哥孟旭同龄,是孟家大舅赵云安唯一的儿子,也是当下赵家的顶梁柱。万历十四年进士,二甲进士出身,排在二甲最末,又因家中为米粮商贾,熟悉粮运,善于精算,故刚及第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