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章(3/4)



哪怕是搜救的也不可以。

周围的惊叹、争夺,闹得沈明洲皱起眉。

他说:“我没有寻找导师的打算,也没有在美国读书的打算。我在国内过得很好,谢谢各位教授的,不用了,谢谢。”

他反反复复道谢,拒绝掉这些无端的热情。

难怪邵炼出门叮嘱他不要接常春藤剑桥耶鲁的邀请,原来是有先见之明。

“那么,你能跟我们研究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推广这套系统吗?”

这下,沈明洲拒绝得更加果断,“不好意思,这套系统已经卖给了邵炼,不会另外出售。”

更不会在成功推广之前,卖给美国的公司。

阿诺德教授关注着电脑上的系统,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的抢夺**。

只是发出“真好啊”的感叹,然后默默的想到“可惜了”。

可惜不是邵炼的系统,要不然,邵炼消失十年做出这样的系统,仍会是他的骄傲。

“请你原谅我无数次的提起威廉。”

阿诺德的视线终于从无人机上落回了沈明洲,“现在,我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判,未来的你可能会走得比他更远。”

至少邵炼十六岁的时候,刚刚博士毕业,满怀雄心壮志归国,没有做出过与沈明洲的蜻蜓相媲美的无人机,更没有自制出一套震撼业内的系统雏形。

沈明洲能够感受到阿诺德的失落。

作为一位心系学生的教授,邵炼的现状和消失的十年令他惋惜又伤痛。

但是,沈明洲难得郑重的说道:“阿诺德教授,我向您保证,不久的将来,您会在美国听到威廉的名字,从遥远的中国传来,带着全世界的惊叹和夸赞,荣誉满身。”

全球科技大赛评审团在进行一场争吵。

威特作为生物医药类的专家评审,正在跟一群工程类、信息学的专家讨论行星奖的获得者。

至高无上的荣誉。

万众期待的奖项。

当然应该归属他们拯救人类为己任的威特生物研究所!

但是,这群家伙,竟然不断提起沈明洲。

“搜救无人机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很适合行星奖啊。”

“而且那套系统如果做出来,影响不仅是无人机,连医疗研究也会产生巨大震动,影响力相当的大。”

“再说了,亚尔曼的遗传病基因研究,只是理论项目吧。”

威特站起来,严肃正经的说道:“是的,没错。”

“亚尔曼的研究只是理论,但是你们明白这项理论,可以给多少身患遗传病的患者希望吗?那是繁衍出健康新生命的希望,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自我救赎。”

“这样的项目,你们还能说出‘只是理论’的话吗?”

不能。

行星奖具有特殊意义。

亚尔曼的研究也有着传承未来的希望。

评审们保持沉默,视线瞟向坐在椅子里沉思的阿诺德教授。

他们可以因为威特的争论,改投亚尔曼一票,也能为了阿诺德教授的一句肯定,力排万难选择沈明洲。

阿诺德教授接收到了自家学生的热烈期待。

他手掌撑起太阳穴,终于在大家的视线里开了口

“约瑟夫,你之前说要邀请沈明洲参观你的实验室,请了吗?”

被点名的约瑟夫一愣。

他没有站在任何人一边,突然被阿诺德教授关注,严肃的眼神里透出了一丝茫然。

“邀请了,但是他拒绝了。”

约瑟夫作为诺奖获得者,还第一次如此受挫。

自然不会公开讲述这件事情。

哪怕有人问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