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0章 36.5章:技能升级(3/3)

移的关系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为了解决两校教职员工的安置问题,湖溪区政府和市文教局分别于2005年的9月和10月,举行了两次招聘考试,各自招聘了两校30%的教职工,剩余人员则被安排到了湖溪区的各社区工作。

由于湖溪区政府解决了大部分教职工的安置问题,所以便顺理成章的获得了煤矿学校的场地所有权。

煤矿学校的占地面积虽然超过了两万平米(两校合计),但是由于竖井社区居民整体搬迁的关系,导致此地的经济价值几乎跌落到谷底。

以至于相关部门从去年11月开始,便在煤矿学校大门口处设置极其醒目的“此出场地、建筑200万整体转让”的巨型广告,至今仍未一人前去洽谈转让事宜。

如果刘霄威早些前来探望外公,进而看到煤矿学校门前的巨型广告,恐怕早已将其买下了。

竖井社区虽然出现了大面积下场的情况,但是紧邻外公家的煤矿学校,却是极少数并未出现下沉状况的区域。

实际上,早在煤矿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当时的矿长便定下规矩,不得在煤矿学校所在区域内进行采矿作业。也正因如此,刘霄威外公居住的区域的下沉情况才会比较轻微。

于是,刘霄威得知煤矿学校转让的消息之后,立刻致电之前合作过的律师,要求对方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立刻前往湖溪区政府洽谈转让事宜。

身为煤矿公司“首批元老”职工的于万忠,非常清楚煤矿学校的地理情况,所以并未反对刘霄威用此地创办足球学校的计划。

春节过后,刘霄威聘请的律师仅有一上午的时间,便搞定了煤矿学校的转让事宜,并且将转让价格压低到了150万。

由于煤矿附中、附小分别拥有各自的教学楼,刘霄威便准备将规模较小的附中教学楼(三层建筑,共有18间教室)的一楼改为足校食堂和健身房,二楼、三楼则继续留作教室。

至于规模较大的附小教学楼(四层建筑,共有36间教室)则是改为学员宿舍和教工办公室。

此外,刘霄威还计划在长130米,宽80米的附中操场上修建一座国际标准尺寸的人造草坪球场;同时,在长100米,宽60米的附小操场上修建3块(长40米,宽20米)五人制人造草坪球场。

…………

:现实中的煤矿附中和煤矿附小是被一道3米高,百余米长的围墙隔开的两所学校。

s2:由于之前设置了定时发布的关系,导致章节顺序出现了一些错乱,本章实际应该发在37章之前,所以今天补发一个36.5章。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