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3章 230章:大佬曾志(3/4)

什米安摆了一道的贾兴权,立刻挥舞拳头道:“曾哥说的没毛病,咱们华夏人连八年抗战的挺过来了,还怕他们十一个踢球的波斯人不成?”

首次代表华夏队出场的荣浩也跟着附和道:“对,跟他们拼了。就算被他们撞碎骨头铲断腿,也绝不能被他们给吓倒。”

闻言,原本表情严肃的曾志脸色终于好看了几分,随后霸气十足的说道:“兄弟们,跟我一起上去把伊朗人干翻!”

…………

望着球场上群情激昂华夏球员,原本一脸焦虑的高宏博,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做为世上最年轻的华超冠军主帅,高宏博早已看出华夏队突然陷入被动局面的关键所在,只不过,性格倔强的高宏博,并不愿意向现实妥协使用防守反击挨过上半场的“艰难时光”。

实际上,除了高宏博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外,“少数媒体”在华夏队战胜德国队后的“吹毛求疵”,也是其不愿轻易改变打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高宏博看来,华夏队虽然可以采用防反战术确保胜果,但是难保“少数媒体”不会再次跳出来,批评自己为了一场友谊赛的胜利也要选择“功利的战术”。

对于一名球队主帅来说,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由于国内媒体和球迷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本土教练的关系,高宏博上任之后便想通过地面传控的攻势足球风格,以此彰显自己与上一任本土主帅朱光浒的不同之初,从而逐步赢得媒体和球迷的赞同。

除此之外,高宏博相信,在曾志、郝凌云两大海归球员,以及马上将要登陆德甲赛场的陈韬的带领下,华夏球员能够克服“怯懦”情绪重新振作精神,进而帮助球队渡过眼前的难关。

然而,如果不是曾志及时骂醒了一众队友,即使伊朗队无法在半场结束前扳平比分,华夏队也会因为最后阶段的绝对劣势,对球员的士气和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为下半场比赛埋下巨大的隐患。

因此,如果说高宏博此刻最该感谢的人,绝对非队长增值莫属。

…………

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尽管由于身体素质方面的些微差距,华夏队在身体对抗上略处下风,但在克服了怯懦情绪再次和伊朗人展开了真刀真枪的较量之后,华夏队却利用身体灵活性上的优势,让比赛场面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局面。

而且,当高宏博在中场休息时用郝俊明、高煜杰、汪沐笙三人,同时换下余涵超、周海兵和高林之后,华夏队还凭借娴熟的地面传切配合,以及频繁的快速转移逐渐占据了场上的主动,不断的向对方球门施压。

一向骄傲的“波斯铁骑”虽然不想连续两次败在华夏队的脚下,但是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马达维基亚、卡里米、哈什米安等30岁以上的老将疲态尽露之后,伊朗队只得无奈放弃高压逼抢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进攻当中,尽可能的挽回败局。

实际上,伊朗队之所以能够扳回一球,很大程度上便是依靠他们凶悍的逼抢,迫使很多华夏球员心生怯懦的结果。

于是,在伊朗队放弃高压逼抢的情况下,华夏队不但牢牢掌控了比赛的局势,并且由替补登场的汪沐笙在下半场第29分钟时,助攻郝凌云将本场比赛的比分锁定为3比1。

三天之后,与伊朗一战过后意志品质经受了巨大考验的华夏队,又在津门的泰达体育场迎来了老对手沙特阿拉伯队的挑战。

高宏博本场比赛虽然对首发阵容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整,但是本次热身赛第一次首发的汪沐笙,却在比赛刚刚开场8分钟时,便利用自己最为擅长的单骑闯关进球帮助华夏队率先打破了场上的僵局。

尽管沙特阿拉伯队在上半场第20分钟时,利用杜维门前盯人不紧的机会,由卡塔尼在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