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章 014章:校园足球的窘境(4500字大章)(3/4)

经过简单的分组后,22名小球员便随着李博的一声哨响,在12中的足球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做为市内的重点中学,拥有充足生源的12中,其足球队在市内比赛中的成绩从未跌出过前4名。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支市内“劲旅”,刘霄威在场边观察了近20分钟后,也并没有发现让其眼前一亮的小球员。

为了避免浪费三次宝贵的探查机会,刘霄威还是勉强挑选了三名表现相对突出的小球员做为探查目标。

果然,三名小球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潜力评定也只是+级,另外两个则是级。虽然已经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刘霄威还是不免有些失望。

如果连12中这样的重点中学,都没有级潜力的球员,其他非重点学校的情况岂不是更加糟糕?

或许是猜到了刘霄威的心思,李博自顾自的说道:“唉,北溪市的校园足球是越来越难做了。前几年国足打进韩日世界杯的时候,每年秋天新生入校的时候申请加入校队的学生都在百人以上。”

“但是随着国足世界杯小组预选赛就遭淘汰,再加上国内足坛越来越多的假球、黑哨事件,愿意让孩子踢球的家长是越来越少了!去年秋天申请加入校队的,竟然不到二十人。”

说到假球黑哨,刘霄威也是感触颇深。

几天之前,汪沐笙还曾说过整体实力全市第一的第五中学,就是因为遭遇黑哨的关系,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

刘霄威虽然认同李博的观点,但是在他看来,假球黑哨问题却并不是“踢球的孩子”逐年减少最重要的原因。

“假球黑哨横行,确实让很多人对华夏足球大失所望。不过,我认为孩子们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以及校外各种各样的课后补习班,才是导致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

“仔细想想,家长们的做法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职业足球的成才率实在太低,而选择踢球的话又会对孩子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如果因为踢球耽误了学业,却又没能成为职业球员的话,未来恐怕很难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起初,李博对于刘霄威的印象就是一个刚走出校园不久的的毛头小子而已。但是,刘霄威说出这番话后,却让李博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你说的没错,不过除了学生家长之外……”说到这里,李博突然压低声音道:“最不希望学生踢球的就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明面上说担心学生因为踢球受伤,家长会到学校来找麻烦。”

“但实际上,却是担心学生参加训练影响考试成绩,拉低班级的及格率和升学率,毕竟这两项数据可是直接跟他们的奖金挂钩的。有七八个我很看好的小孩,就是因为班主任极力阻挠根本没有进入校队。”

“上边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是除了语数外物化这些主科老师以外,即便是历史、生物这样的常识性学科都得不到重视,更别说咱们这些经常遭人调侃的体育老师了。”

停顿一下,李博颇有些无奈的道:“如果不是市内的重点高中每年还有一百多个体育特招生的名额,我甚至担心学校会把所有运动队统统解散。”

闻言,刘霄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在他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就曾“威胁”他说:“你踢球可以,但是你的主科平均成绩必须高于80分(体育特招生的文化课最低要求),我就让校队教练把你开除。”

“你上学的时候肯定也参加过市里的比赛吧?”李博问道。

“初二开始我就是校队主力,1999年的时候,我还以队长的身份带领25中(北溪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