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 未卜先知(二合一)(2/4)

光长远……”

听着房玄龄的赞誉,凌敬有点不自在,决定回去问问李善……他发现李善似乎有未卜先知之能。

凌敬随口问道:“听说李药师曾在殿下麾下效力?”

“确有其事。”房玄龄眉头微皱,“早在武德元年之前,李药师入秦国公府为三卫,后随殿下征战,只是未能独领一军。”

“之后得圣人简拔,灭梁一战大放异彩,萧梁地广势众,李药师兵贵神速,两月灭梁。”

凌敬有些诧异,“如此说来,此人非殿下爱将?”

这是在问,李靖难道不是秦王一脉的将领?

看房玄龄微微摇头,凌敬心想李善也有猜错的时候啊……他可记得清楚,李善口口声声说李靖、李世绩两人均是秦王一脉。

未卜先知,也不是每次都能蒙对。

“陇西李氏丹阳房一脉,李客师入天策府,长安令李乾佑兼齐王府主簿。”房玄龄隐晦的提了句。

凌敬明了的点点头,这是世家子弟惯用的伎俩,分侍各主,以保门楣不坠,如此看来,李靖很可能是东宫门下,至少也是忠于圣人的。

这时候外间响起脚步声,神色有些疲倦的李世民出现在门外,努力振奋精神,笑道:“凌公,玄龄。”

房玄龄、凌敬起身行礼。

李世民笑道:“凌公晚上问问怀仁……如何练出这般口舌。”

凌敬莫名其妙的问:“殿下所指何事?”

“当日馆陶城外,力劝突厥北返,今日宫内……”李世民若有所思的说:“父亲已然决议,许吴王出入无忌。”

房玄龄和凌敬对视了眼,都有些震惊。

杜伏威杀不杀那是小事……虽然之前多有朝臣请斩其首级,但许如今被软禁的杜伏威出入无忌,那就不是小事了。

而且听李世民的口气,圣人李渊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受了李善的影响。

李世民拇指食指微微摩挲,他觉得自己需要重新评价李善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他很清楚自己这位父亲的心性,看似温和如春,实则凌冽似冬。

当年刘文静自以为功高,又觉得李渊心软……结果呢,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排在第三位的他就这么被高鸟逝,良弓藏。

“殿下,李大亮欲有所为,这是第二封信了。”房玄龄将手中的信递过去。

李世民看了几眼就放下了,“不求其功,勿要坏事。”

“是。”

“适才凌公和玄龄在议何事?”李世民随口问。

房玄龄笑着说起了李靖。

李世民叹道:“孤欲揽天下英杰,不料却身边沧海遗珠,若扫平江南,药师的确最适领江南道总管。”

房玄龄小声提醒道:“李药师与庐江郡王有旧。”

“那又如何?”李世民伸手延请两位坐下,笑道:“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药师何等人?”

谷念“名将人杰也。”

房玄龄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庐江郡王李瑗是宗室子弟中最贴近东宫的,但其人并无才略,闹出的乱子也不是一两次了。

李世民好奇问:“凌公为何以为药师……”

凌敬暗骂李善不靠谱,只能以李靖曾在李世民麾下为借口……之前见李善剖析朝局,点评人物都很周到,自己还真信了!

对了,还有平阳公主一事,都快被逼的离京了也没个准信……瞎胡闹!

就在这时候,李世民轻声道:“父亲决议,以三姐节制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如一声霹雳,凌敬身子都在微微颤抖,平阳公主居然真的领北衙禁军!

房玄龄想了想,“自陈国公病逝,监门卫、千牛卫并无节制者,圣人选派平阳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