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三七节 情况还算可以(4.1K)(3/4)


进入帐中,小李子没在,他带着仅剩的两个个小宦官去准备霍嬗的吃食了。

本来小李子麾下有不少宦官的的,负责伺候霍嬗和刘据的,但他这次提前出发,没带刘据,过去了有大战,不太安全。

所以大半的人手都留下来伺候和保护刘据了,他们可都是一帮子大内高手,刘据的最后一道防线。

霍嬗在生活这方面很舒服,想吃啥就给小李子说,午饭时在赶路,吃点干粮和肉干就行,晚饭和早饭那肯定需要吃点好的,他还在长身体。

每次安营扎寨,霍嬗的大帐那肯定是最先架起来,这个时候就是小李子最忙的时候。

霍嬗吃完了晚饭以后,躺在榻上睡了一会,孙尚回来以后,小李子唤醒了霍嬗。

霍嬗躺在床上没起来,枕着胳膊,看着坐在榻边地上的孙尚问道:

“问出来了点什么没有?”

孙尚嘿嘿一笑:

“回主公,问出来了,大宛三万五的兵马,康居两万五的兵马,他们确实是奔着我们来的,准备趁我们立足未稳突袭,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霍嬗闭上眼睛:

“行,知道了,下去休息吧。”

孙尚站起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霍嬗看着帐顶,不屑的笑着念叨了一句:

“一帮子蠢货,还突袭?”

可不就是一帮子蠢货嘛,他们根本就不会突袭。

霍嬗领大军就算是过去了,己方兵马地势高,大宛兵马地势低,霍嬗已经提前有了准备,他们怎么冲?

敢来,霍嬗就能借着地利冲死他们。

突袭,玩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或许,他们是防御来的,想把我困死在山上。’

霍嬗觉得他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霍嬗心里有这个答案,是因为下山以后的地形原因。

翻过山以后,那边只有一条下山的路,而这路正对着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北边连接着湖泊,霍嬗要往西进大宛,北边走过去没路,所以就需要绕过这个湖泊。

而这个湖泊虽然不大,但是它是一个椭圆形,一头北侧接着山脉,一头与山脉形成了一个夹角。

这个夹角处是一个小平原,大宛和康居的六万兵马,就位于这个平原之上。

霍嬗麾下都是骑兵,而且这些兵马,除了羽林虎贲,其他各军九成九的都没入过水。

所以他要往西进入大宛,就必须往南通过这个小平原,这样才能进入大宛。

敌方六万的兵马,选择的这个位置,那是顶顶好的。

至于知道这条路过去有个湖泊挡路,霍嬗为何还要走这条路,这个原因很多。

总的原因来说,这条路最近,最好走,对过去以后的行动最方便。

最近是霍嬗带着兵马从乌孙过来,这条路自然最近。

他虽然可以带着兵马从乌孙那边顺着各山脉谷道进入大宛,但是太远,路也不好走。

霍嬗也可以往南行走,借休循的鸟飞谷进入大宛,但是路程下来,要多出五六百里地。

至于最好走,这段路结合最近和差不多近的路线,还真就是进入大宛最好走的路线。

至于过去以后对接下来的安排问题……

首先,下了山,这个湖泊最合适就是饮马地,山上无水,十几万兵马的马匹,水源是个大问题。

说起来,天冷,水有冻住的危险,但是这雪正好帮了忙。

除了这个湖泊以外,还可以在这个小平原开口出休整一番。

然后顺着河流上游往下游进入大宛,然后从各支道处改变方向,沿着平坦河谷,直奔大宛的各小城池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