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65章:乌烟瘴气(2/2)

林太尉只是做个样子而已,不疼不痒,可苏大学士和陈丞相是真的急。尤其是苏大学士,他大儿子前不久刚被贬官,孙子苏朝云还只是个从五品官员。

凭什么那些寒门庶族的杂碎就越过他们苏家人,身居要职?难道就凭他们买通了道士,向皇上进谗言?

而表面上的弹劾,实际上是对这一批提上来的官员的围追堵截中,最轻巧的手段。

毕竟弹劾需要实证,虽说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做官的人人身上都能挑出些毛病,就算没毛病,现场制造一些也不难。

然而这证据若是不太过硬,皇上留中不发也是很正常。再加上皇上的态度就是明着回护,这群人又上任不久,想抓小辫子也没时间,因此无论哪一个派系的官员,都没将弹劾作为最重要的围剿手段。

重要手段是在各种事物上的不合作。

这些新升上来的官员,基本都是身居要职的实权派。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手中管理事务多了,自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事务联结就越多。

朝中官员推己及人,觉得这批人新官上任,必然要急着攒政绩。你想做事,可我就偏让你做不成,一时之间,朝中开始拖怠懒政的人激增,许多人都开始企图通过这种方法,给这批朝中新贵使绊子。

这一下子,半个朝堂似乎已经陷入停滞,也怪不得朝野内外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而朝堂越是混乱,似乎投机分子就越多。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于有些人来说,风骨永远不如利益重要。

看着那些毫无背景的寒门庶族都能通过巴结道士和女人升上要职,自然会有人坐不住。

因此一段时间内,无论是苏派还是陈派官员,都不缺私下里寻门路的人。

有些人想要通过东宫署官走走太子妃的路子,更多的人则摆出信道的姿态,削尖了脑袋走门路,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推荐。

这群投机分子动起来之后,朝廷更显得乌烟瘴气了,有些人悲观的人,甚至都开始生出皇朝末路的感叹了。

------题外话------

-------这里是搞事情的分割线-----

要说搞事情,还得看东宫小两口的,一口气把整个朝廷搅和得乌烟瘴气,都有亡国之相了。

反正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