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56章 天下第一武道大会(2/5)

独到之处,功力增长迅速,易筋锻骨,实在是筑基的上乘功夫,只是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不过这只是真经的入门功夫。”说着望向一灯大师,问道,“大师可有所得!”

一灯大师已经将总纲翻了一遍。

这篇总纲还不到两千字,其中包含了上册的一些内容,其实是将上册的功夫重新整理了一遍,增补了阴阳相济的要旨,然后把最核心的部分译成了梵文,末尾还注明了这么做的缘由,两三百字,也是梵文,以汉字音标替代,附在后面,让人看不明白。

一灯通读下来,已经明晓大概,听到询问,点了点头道:“大体明白。”

于是便将自己的理解,还有作者黄裳的备注也与大伙说了。

杨妙真听到其中阴阳相济的法门,不由眉头轻挑,抬头看向柯镇恶。

柯镇恶笑道:“果然比我增补的要精妙一些,好在道理相通,弟妹可做参考!”

杨妙真忙道:“我倒是觉得大伯所写更加全面,更适合修练一些。”

柯镇恶闻言大笑。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便在这里,若有两人都通过学习掌握了一门知识,反过来各自编写成书,学霸所写定然更加简洁、精妙,甚至还有自己提纲挈领的见解,但普通人读来,可能要多花不少心思,来厘清其中奥妙。

反倒是学渣所著,多半会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摘出,详加解说,虽然啰嗦,但普通人也能看懂,更觉得受用,因为那都是他曾经的心路历程。

显然柯镇恶便是那种从学渣过来的作者。

他没有那么强的创造力,为了补全其中的关键,他参考了当初在大宋皇宫里看到的回阳派部分心法、龙象般若功的一些内容,最后在《九阳神功》的启发下,才最终成书,所以讲述的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未必比原版差,有些地方甚至犹有过之。

不过这翻道理,柯镇恶可不会说出来,会心一笑而已。

黄药师对一灯大师口译的经文颇为赞誉,将几处难明之处点出,众人一番探讨,各有所得。

柯镇恶与众人探讨一阵,忽然想起什么,对朱聪道:“你叫弟妹和裘帮主一起出来参详吧!”

朱聪叹了口气,裘千尺这两天对他都没好脸色,让他有些心烦,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回到帐篷,去请裘千仞二人。

裘千仞被老顽童攻破心防,又见到自己与柯镇恶的差距,心若死灰,这一整天都没出帐篷。

朱聪好说歹说,才将二人劝了出来。

日落日升,日升日落。

众人各自揣摩,不时议论,无论是《九阴真经》还是《九阳神功》都被大家反复探讨,各人又各自发表自己对武学的见解。

遇到理念不同的地方,便又下场切磋,黄药师、洪七公、老顽童、杨妙真、朱聪、张阿生等人也都有出手,大家点到即止,收获颇丰。

这一番论战一直持续了四五天,连同前面两天,共计七日,与上一次华山论剑时间相当。

不过与前一次论剑,五绝独角戏不同,这次便连武功低微的柯蓉儿也都有出手。

明教的数位舵主法王也与一灯大师以及黄药师门下弟子打过几场。

到了第七日中午,山上所有人的武功都展露了一番。

论及顶尖高手,柯镇恶自是天下第一,一灯大师位列第二,老顽童这几日进步最大,双手互博使将出来,让黄药师洪七公二人也都头疼无比,只是功力还差了一灯大师一筹。

洪七公得观《九阳神功》,收获也十分巨大,只是功力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战力增加并不显著。

黄药师与他相差仿佛。

裘千仞虽被请出来一同参详武功,但他心灰意懒,所得反而最少。

杨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