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4章 懵逼的郝大通(2/4)

有一些,不知姑娘要多少?”

柯蓉儿道:“不多,两三斤便够了。”

郝大通道:“那倒是有的!”

柯蓉儿道:“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去取吧!”

于是众人便一道下山。

路上,杨康小声问道:“师妹,你是想要以硝石做冰,再磨成三棱镜,折射日光么?”

柯蓉儿偏头道:“杨师兄不赖啊,毕业这许久,竟然还能记得这法子!”

杨康道:“当年在山上所学,我自然不敢忘,不过倒是不及师妹你才思敏捷,我在终南山六年,也见过师叔练功,却从未想到以这种法子分解日光。”

二人说的虽然小声,但郝大通内力精湛,耳聪目明,自然听得清楚,心道听二人对话,这七侠派的确有提炼紫气的法门,这倒是稀奇得很了。

他却不知,七侠山弟子入门,必先经过六年的知识学习,其中科学一门,便包含了化学、光学等科目,别说分解日光了,连彩虹都能制作出来。

南宋商贸发达,便是纯净的琉璃制品也能够找到,只是价格昂贵而已。

柯镇恶之前便以水晶打造过望远镜,后来为了教授光学原理,又采买了不少成色不错的琉璃,打磨成了透镜、棱镜之类的,还利用了银镜反应,做出了几面小镜子。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玻璃的制作工艺太过原始,透明澄澈的玻璃可遇而不可求。

否则七侠山光凭制作银镜便能够解决财务的问题,也用不着冯蘅在西域苦心经营商道了。

每次看到全金发眼巴巴打起七侠山上那些透明琉璃的主意的时候,柯镇恶便暗自感慨,当初没好好学习化学,不然把透明玻璃造出来,无论是行军打战,还是行商航海,皆能发挥巨大作用。

可惜他一个连元素周期表都背不全的家伙,能记得银镜反应,也算是运气了。

有了几件玻璃器具,光学中的很多道理便可以很直观的演示给弟子们观看。

柯蓉儿作为第一批毕业的弟子,之后又做了几年小讲师,对于棱镜分光的实验可谓烂熟于心,这才能够瞬间想到这样的方法。

这套理论目前只在七侠门人弟子之中流传,郝大通自然不知。

等回到了重阳宫,郝大通便取来小半桶硝石。

柯蓉儿又招来一个铜盆,一个小铁罐。

她将清水分别装在盆罐中,再把小铁罐放到铜盆内,接着便往铜盆内的清水中倒入硝石。

这硝石的成色自然远不能与后世相比,不过制冰倒是足够。

其实硝石制冰,在古代便早为人熟知,不过这法子繁琐,远不如冬日储冰来得划算,所以并未大范围使用。

郝大通学识渊博,也是听说过这个法子的,不过自己并未实践过而已,因此看到柯蓉儿渐渐做出冰来,郝大通也是啧啧称奇。

大盆里的冰气泡太多,不够透明,小罐内的冰虽也有气泡,但勉强能用。

柯蓉儿将做好的冰块取出,对着石头细细打磨。

她的手很巧,又练了朱聪的妙手空空的本事,手上的功夫不赖,很快便做出了一块冰棱。

此时已经到了巳时,屋外太阳正明晃晃地照在墙壁上。

柯蓉儿捏起三棱冰镜,招呼郝大通来到外面,对着阳光调整好角度,随即指着墙壁道:“道长,你看这是不是你说的紫气。”

郝大通正看着柯蓉儿手上的棱镜,闻言顺着她另一只手所指,看向墙壁,果然见灰暗的墙壁上现出一列七彩的光芒。

从上至下,依次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嘶,这是……”

郝大通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柯蓉儿见他发愣,便喊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