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6章 生活在微笑中继续(2/3)

天渐渐冷了。

月初五号,小慧妈走了。

走的很平静,很欣慰,很安心。

她不舍的目光从老谭、艳华、燕子、张丽、忠清的脸上一一看过,最后停留在女儿、女婿身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后慢慢闭上了眼睛------

省城四家店所有员工踏着初冬清晨的一层薄雪,把这个苦命的女人、伟大的妈妈静静送走,到一个只有温暖与天使的地方,舒心的生活。

虽然没有给女儿留下任何财产,但那宽阔而伟大的母爱是小慧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弱小而苦命的女人。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愿她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学习使人进步。

世上有一种东西能够让人强大,从里往外让人改变。这东西一旦拿到手,贼人偷不去,一辈子丢不了。

就是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对,因为它能够改变命运。

使用知识更是力量,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为了应用,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用上,拿到想要的结果才是成就。

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你没有,所以没有用。

通过近两个月的休养生息,学习锻炼,所有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用燕子的话说:“现在给我一个店都能管了。”

当然不会给她一个店,她适合外部事宜,那是她强项。

为社区空巢老人送饺子的活动在老店进行了两个月,初期确实出现了不和谐,张丽说的情况也发生过。经过一步步调整已经完善,并且收到成效,很多人都知道阿巧饺子馆关爱老人送饺子,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说好的多于反面的,口碑慢慢传了出去。

事在人为。

说实话,现在好人难当好事难做,有时候献爱心被说成是嘚瑟、作秀。但做好事也是做事,需要坚持,只要持之以恒的一如既往,那些反对的、负面的声音会自然而然的销声匿迹。

世上还是好人多。

如果觉着做的事对,对老百姓有利,就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从古至今只要做事,好坏都有人说,能问心无愧就行了。

原计划形成规律之后其他三家店也相跟着实行的,老谭和艳华商量一下,决定只在老店实行,其他三家店暂缓。

倒不是舍不得钱送不起,而是在送饺子的过程中确实出现影响正常营业的情况。老谭思谋着能不能做速冻饺子,拿到社区叫居民委员会发放,这样方便些。

做速冻饺子需要速冻冰柜,或者是建个冷库。想到冷库就想到能不能建个饺子加工厂呢,专做速冻饺子,往各大超市送,也能赚不少钱。

这想法一产生老谭的心就活了,想到别人家的饺子厂去参观一下,学习学习,心里好有个数。

除了这事外还有件事需要马上办——去呼市签房子合同。这事得抓紧,一千二百平,租金二十万,和白捡的一样,说啥也不能错过。

古毅已经打过两次电话催他了。

“我明天去呼市,把房子合同签了。”老谭对艳华说。

“嗯,这是正事。你去吧,家里交给我。”艳华道。

“陵东街那咋样?”老谭问。

上两天燕子看好陵东街一家往外出兑的饭店,和艳华去了一趟。

“还行,一二楼,三百五十平,在体育学院东边,挨着海王府。但那地方不繁华,陵东街一直没起来,有点不可心。”艳华说。

老谭笑了,说:“头一次听你叨咕不可心的。还有俩月过年,过年咱们开四家店,省城两家呼市两家,得选位置了。”老谭说。

艳华点点头,说:“赶明个儿我再去看看,另外北面大学城那也挺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