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企业转制(2/2)

人,要还钱咱们一起担。

再说了,当年我承包下来面粉厂,到现在得到了什么?钱没赚多少不说,今年以来挨了好几次打,上次脑袋都被打破,再这么下去,我怕是小命都要交代在这,谁替我站出来讲话了?”

林学东这些都是心里话,一说起来这气就不打一处来。

周怀中指着林学东:“你看看,又急了,有话好好说,别总是提钱。”

“你们不提钱,可工人和银行跟我提钱呀!如果这次解决不了,那我也撂挑子不干了,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周怀中也知道林学东的苦楚,这些年尽心尽力,自己真是没赚到多少钱,倒是龙口街道得了不少税收,头几年效益好时,最多一年有两万多块呢,可谁想到转眼间就不行了。

“好好,我尽力跟上面说,对了,到时候你也参加,咱们两人一起说。”

“那你得快,别慢吞吞的,万一宋春涛看上别的厂子,咱们就又白费了。”林学东不忘督促对方。

“嗯,我知道,对了,我看你家老二跟宋春涛关系很好,你让老二看紧一些,别让别人抢了先。”

“我知道,你那边也抓紧时间,别磨蹭!”

林学东不忘嘱咐对方。

转制这件事开头还不错,宋春涛的表演镇住了对方,一个有钱人的形象已经树立起来接下来就要看街道和区里的意见。

其实林云还有一个备选方案,如果对方不同意私有化,那林云会改制股份有限公司,让政府一方入股。

改制股份有限公司是现在国家改革的一个方向,地方和个人一起参股,比如健力保公司就属于股份制企业,这种方式比彻底私有化温和的多,争议少了不少。

如今沈城就有一些企业改制成了股份制有限公司,甚至还有上市的打算。

林云知道这段历史,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很多地方企业转制成了股份制,但几年后,大半企业还是倒闭破产,小部分企业活了下来,可也逐渐脱离了国有参股的企业形态,变成了纯粹的私有股份制企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万达、联想等知名企业。

对林云来说,如果一次性解决产权问题固然最好,要是解决不了,那改制股份就做为替补方案,到时候林云一方拿大头,街道一方拿小头,然后再慢慢过渡,直到林云这边彻底掌控企业。

不是林云想占便宜,这方便面厂哪有便宜可占?只是产权是根本,不知有多少蒸蒸日上的企业因为产权问题导致衰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健力保公司,想当年健力保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可口可乐,甚至把这家国际巨头企业压着打,但就是因为产权不明确,管理者和所有者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争斗,最后企业衰败,从此一蹶不振。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要在问题发生前就解决掉它。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