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章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2/3)

的绝对大户,赵枢在他的地盘上赖着不走,最揪心的就是杨寅新。

而且他确定,如果赵枢真的要仔细查访,第一个倒霉的也肯定是自己。

去年洪中孚空降到扬州,已经在扬州混了好多年的杨寅新就带着一群当地的乡贤和致仕的官员上门拜访,拼命吹洪中孚的彩虹屁,名义上是赞美这位知州,实际是劝他老实一点。

你七十高龄在朝中已经没有靠山,被贬到扬州之后就安安分分的,别想跟我们争权,

你做得好,我们看在你是文官的份上给你个面子,自然会作书写诗夸你治民有方,

若是还想多事,尤其是想敢于地方的军事,就别怪大家纷纷上书参你了。

洪中孚也知道自己年岁一把已经没有起复的希望,这几年他一直颇为乖巧按兵不动,

杨寅新也根本懒得按规矩跟知州商量军事,痛痛快快地侵占军粮军需,并驱使禁军去给官员帮佣,日子美滋滋。

这次肃王到来之后,洪中孚一直跟肃王走的很近,当时杨寅新就感觉有点危机,这会儿宇文黄中直接宣布了条件,洪中孚老脸上更是毫不掩饰的露出了一脸喜色。

朱勔是怎么发家的,还不是因为巴结蔡京有方,后来见了皇帝,回来逢人就吹,还在自己外衣上绣一个大掌印,显得特别非主流。

洪中孚要是得了好处,见了官家,别的不说肯定要胡乱逼逼杨寅新的坏话——打群架的时候发现打不过一群,逮住一个往死里打总不亏,你一个武将在地方牛逼,去了开封算老几?

反正洪中孚的眼神就是这样说。

“我出五千贯!”洪中孚一脸喜色,“大王要剿灭宋江,下官第一个支持,当年我跟西夏人鏖战时,也曾解囊助军,这次还得是我啊。”

要点脸吧,刚才是谁第一个不愿意的……

杨寅新翻了个白眼,冷哼道:

“五千贯是不是有点少了?难道只给那些匹夫赏钱,宇文学士这样随军劳苦出力就不算了吗?”

宇文黄中露出矜持之色,显然对杨寅新的话非常满意。

五千贯,呵呵,格局小了。

“我出一万贯!”杨寅新得意洋洋地道,“一万贯!”

他跟朱勔的关系极好,这几年在扬州喝兵血、占土地,又在花石纲上得到了不少好处,这一万贯自然是出得起。

没想到洪中孚嘴角微微上扬,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两万!”

四周顿时死一样的安静。

哎呦,洪中孚开始绝地反击了!

一直老老实实等退休的洪中孚居然开始杠了!

两万贯,真是不少了!

“呵呵,三万。”杨寅新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四万。”

“五万。”

两人针锋相对,洪中孚很快就喊道了五万。

杨寅新怔了怔,冷笑道:

“洪太守慷慨解囊是好事,

不过,洪太守真有这些钱?”

洪中孚哈哈大笑,认真地道:

“如何敢在大王面前打诳语?

不如这五万贯就由本官出了如何?”

大宋的税收并不是只有铜钱这一种东西,而是由谷、帛、金铁、物产组成的复杂收入,巅峰一年折算六七千万贯已经非常不错(网上经常有人说收入高达一个亿是绝对不可能的)。

朱勔这样的巨富能随手拿出五万两白银,杨寅新拿五万贯钱都肉疼。

这么多钱,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捞回来。

不过现在已经骑虎难下,

他是不会愿意让洪中孚占据上风,索性咬牙高声道:

“八万贯!不,十万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