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千二百二十八 但行好事,莫问因果(3/4)

不涉他人分毫。”

“还望苍生,闻听我愿,但行好事,莫问因果!”

姜尘宏大的声音,突然回荡在天地间,响彻在所有凡人的耳中。

他这是在导人向善!

而随着他的声音落下,他每一句话说完,他头上的功德都会减少一部分,直至这无穷无尽的功德全都消失,姜尘的声音方才结束。

导人向善,于生灵而言,是好事。但对天地而言,却是持无所谓的态度。好人恶人,天道都是平等视之,皆是蝼蚁。

凡人为恶,修士为恶,就是罪大恶极,最多也只能惊动天庭与地府,根本不会惊动天道。

因为在天道的眼中,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不是你有没有做好事,而是在于你有没有破坏天地。

哪怕你恶贯满盈,杀人无数,只要你的所作所为,是有利于洪荒天地的,那在天道看来你就是天大的好人,不仅不会受到天道的惩罚,反而会得到天道的奖励,即玄黄功德。

反之,只要你的行为毁坏了洪荒天地,那在天道的眼中,就算你日行十善,那也是罪大恶极之辈,不仅不会有功德,还会遭到天谴。

基于这种环境,与人为善是不会有功德的,甚至就连救人,也不会得到功德,反而会让自己沾染一身业力与因果。

正是因此,很少有仙人去救凡人,而那些少数愿意救凡人的仙人,下场往往都不怎么好,这就是因果业力缠身的代价。

当然,这是对仙神而言。

对凡人而言,又是另外的规则。

针对凡人,有阴德的说法。就是生前为善,可积阴德,以换取来生更好的生活。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阴德只能死了之后才能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该吃苦,还是得吃苦。该倒霉,还是要倒霉。

而且,阴德是后土娘娘慈悲,是为了引人向善自己设计出来的,和天道无关。

也就是说,阴德是地道发的,虽然也有作用,但远不如玄黄功德。

阴德,就是地道功德,就如人道功德,也就是香火愿力一样,效果是有的,但远不如玄黄功德那么明显。

凡人为善,可得地道功德,可得人道功德,但这两种功德,唯有死后才能发挥作用。

远不如玄黄功德,只能得到,立即就能发挥作用,且效果极为明显。

这种差距,就导致世人对积攒人道功德与地道功德并不是很热衷。毕竟,死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姜尘的宏愿,就是基于这点发的,与人为善,天道不给功德是吧,那我给!

反正我功德多,多到无穷无尽,根本就用不完。

故而,只要有人愿意做善事,那在人道功德与地道功德外,姜尘还会给他们一份玄黄功德。

人是利益动物,只要看到好处,那表现的比谁都积极。

哪怕是无药可救的恶棍,在看到玄黄功德的效果后,也会立即改变态度,变成人人赞颂的大好人。

有了好处,众生就有了做好事的动力。如此,愿意做善事,做好人的人,自然就会多起来,天地间的秩序,受此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稳定。

以利诱人,效果最为明显。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行为就会慢慢演变成习惯,做善事就会从主动变成本能。

这样一来,距离人人如龙的世界,也就不远了。所谓君子如龙,人人如龙,就是人人都如君子一般,有着高尚的品德。

除此之外,姜尘那句诸般因果,尽加我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