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上部 风云际会 八十五 武昌城献忠弃守 城陵矶定国中计(2/3)

刀砍死,汤志则遭生擒活捉。周文江于是亲自将汤志押往麻城,交当地缙绅凌迟处死,传首寿州。

驻守鲶鱼套的大西军见主将叛逃,一时群龙无首,竟四散溃走,左军得以直抵金沙洲。张四虎没有料到官军进兵居然如此神速,被毛显文夜袭偷营得手,船只尽被焚毁,被迫退往汉阳。

汉阳知府沈会霖见大西军败局已定,连夜挂印潜逃,汉川士绅也趁机杀死潘绰,开城迎接官军入城。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接踵而来,汪兆龄建议张献忠退往湖南,以避左良玉锋芒。此时,张献忠也料定自己不是左良玉的对手,终于不再执着于坚守,点头同意了放弃武昌的计划。命定国率五万人马为前部,向湖南方向进军,又从武昌守军中抽调出五万人保护老营家眷及运输金银珠宝出城,然后檄传散在各处的兵马迅速与官军脱离接触,向咸宁方向集中。

军情紧急,从张献忠的行辕出来,定国连忙吩咐亲兵队长王国仁带着五十名亲兵赶回武昌听候香莲调遣,然后独自一人跃上“二斗金”,直奔龙骧营驻地,调集兵马去了。

就在张献忠决定放弃武昌没多久,左良玉大军也从南北两岸同时对汉阳和武昌发起了猛攻。

谢凤洲以战船出击,试图突破常国安水师的封锁与汉阳恢复联络,但未能成功。而徐以显见汉阳孤悬于江北,岌岌可危,当即说服张四虎放弃汉阳,向金口浮桥突围。

与此同时,张其在未及与谢凤洲商议,便在慌乱中放火焚烧了黄鹤楼与西王府,然后带着守军打开保望门,拆毁王会桥而去,将谢凤洲及一干文官丢弃在了城中。

左良玉大军攻城甚急,城内缙绅趁乱夺门出降,武昌城陷。谢凤洲及众官吏不愿投降官军,纷纷投城自杀。

至此,除了咸宁、蒲圻等少部分城池尚掌握在大西军手中,武昌、汉阳、黄州三府各州县尽被官军夺回。

毛显文夺取汉阳后,并没有停止进军的脚步,而且继续沿北岸追击徐以显和张四虎,在沿途缙绅武装的不断袭扰下,大西军举步维艰,好不容易才退到金口浮桥,哪知才刚过去一半将士,左军便杀到了眼前。

张四虎连忙催促徐以显尽快让将士们过桥,随后与总兵邓云程一道,领兵三千返身前去阻挡毛显文。

官军士气正盛,这三千断后的大西军在官军势如破竹般的攻势下迅速溃败,总兵邓云程被毛显文追上一刀劈斩于马下,张四虎带着残部一路且战且退,当他退至浮桥边,眼见北岸之军皆已渡江,正想催马上桥,不想一支流矢陡然飞出,正中其哽嗓咽喉,张四虎用手捂住冒着血泡的喉咙,晃晃悠悠地跌落下马,瞬间被坐骑一蹄踩中头颅,脑浆迸裂而死。

徐以显驻马于浮桥对岸,眼睁睁看着张四虎阵亡却是救他不得,只好含泪下令砍断浮桥,然后率部退往咸宁,与张献忠会合。

这时张其在也逃到了咸宁,张献忠知武昌已失,乃命张其在仍率本部人马,由通山进逼江西,扰乱左良玉后方,而后弃了咸宁,全军缓缓向南退去。

李自成见自己祸水东引之计大告成功,立刻撤去沿江兵马,全力向北抵御孙传庭去了。

且说湖广巡抚王聚奎、巡按刘熙祚及偏沅巡抚李乾德听闻张献忠正奔湖南而来,赶紧聚在一起商议应对之策,最终决定由偏沅巡抚李乾德率七府之兵两万人进驻岳州,阻止张献忠继续南下。

李乾德到达岳州,并没有留驻城内,而是与总兵孔希贵、监军道许璟一同前往城陵矶扼守。李乾德自知兵力单薄无法硬拼,遂将主力埋伏于城陵矶内,然后带着少数老弱病残大张旗鼓地向岳州退去,又命人装成当地百姓,去往定国营中诈降。

定国正与靳统武和祁三升议事,中军忽然进帐禀报说有当地百姓前来迎降,定国闻讯大喜,连忙让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