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三一 小霸王乌江自刎 二忠臣绝食殉国(2/3)

时倒忘了此地已是安西王驻地!麻烦兄弟向安西王禀报一声,就说平越知府黄应运有要事求见!”

“原来是黄大人,你且在这里稍后片刻,小人这就去禀报殿下!”门官向着黄应运微微一揖,旋即转身跑进了署衙。

定国此时还在吃饭,听说黄应运来了,他连忙丢下碗筷,快步迎了出来。

黄应运背手在门前来回不停地踱着脚步,不经意一瞥眼,只见一位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面如冠玉,身披鹤氅的青年男子正朝自己这边走来。黄应运见此人气宇轩昂,不知来者何人,赶紧停步面向门内,肃然而立。

定国几步来到黄应运面前,拱手施礼道:“本王久仰先生之名,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黄应运心头一惊,没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居然就是安西王李定国,慌忙曲膝就要参拜。

定国赶紧一把将黄应运托起:“先生不必行此大礼,且随我去往后厅一叙!”

两人携手步入后厅,黄应运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八仙桌上的半碗米饭和一小碟腌菜,不禁又是一惊:“殿下每日就吃这个?”

定国却是习以为常地说道:“粗茶淡饭罢了,只要填饱肚子,吃啥都一样。”

黄应运万万没有想到堂堂安西王,居然吃得连一个普通百姓都不如,眼眶瞬间一热,泪水更是不停地在眼圈中打转。

定国发现黄应运神情有异,猜到他心中所想,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当年义父在时,咱们兄弟四人天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些山珍海味早就吃腻了!这样的粗茶淡饭也挺好,吃着舒服!”

说到这里,定国挥手摒退众人,只剩下自己与黄应运。见四下无人,黄应运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言归正传道:“恕下官冒昧,殿下既要安顺,何不直言相告,非要劳师远征?”

定国轻叹了口气,先是将黄应运引至一旁的太师椅前坐定,随即在他旁边坐了下来,这才无奈地说道:“并非本王想要出兵,实乃军命难违,将出兵从,此为武夫本色,还望先生莫怪!”

黄应运听后当即向着定国抱拳言道:“殿下若不嫌弃安顺城小狭陋,无法屯驻车骑,何不启奏天子,以安顺为殿下封地,如此百姓幸甚!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天子悬爵赏以网罗天下英雄,朝廷一旦应允,下官便当解职,以此城之锁钥相付!”

定国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本王正打算与先生商量此事!”

黄应运看出定国心有所动,又趁热打铁道:“下官常听人说殿下神勇,可敌万人,所部兵马亦是精锐,以一当百,然此前所占之地,皆得而复失,殿下可知为何?”

定国没明白黄应运话中之意,不以为然地随口说道:“兵家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此不足论也!”

黄应运却是连连摆手道:“殿下谬矣!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人人得以睥睨!若能够凭借大明三百年天子之名号,再加以殿下之神威,统帅虎狼之师,扫荡不庭,从此天下闻风相从者将络绎不绝,又有谁能与殿下抗衡?他日分茅胙土,传于后世,中山王与开平王皆不能比也!现将军舍弃万世不朽之功业,攻略地方,实非良图,还请殿下三思!”

定国听罢深有感触,当即起身向着黄应运深深一躬道:“先生所言极是,定国犹茅塞顿开,这就去信与大哥商议!”

黄应运连忙起身回了一礼,接着说道:“孙大帅远未可期,应运愿今日便与殿下立约!”

定国明白黄应运此举是想让自己名正言顺的归附大明,这正好合了他的夙愿,自是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黄应运之请,与其歃血为盟,相约共扶明室,从此不得再有二心。

再说孙可望,在进驻贵阳后,为了将来能够就近指挥大军与清军决战,于是将首府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