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900章 星汉灿烂(4/4)

谢玉能逃出胡民部落,但以那时身体情况,又能逃几次,双拳难敌四手,当奴隶的滋味,或许可以几句话概括。

但那种苦只能自知,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了。

在与士族共治的王朝,谢玉拿着少将军凌不疑的书信,或许比一些正式公文都要好使。

只是,谢玉拿着这书信找到自己的上官后。

上官一笑,也拿出一封太尉独让谢玉入都城述职的军令。

可见,虽然在少将军凌不疑书信中只是“好意”相邀,但其实已经做了两手准备,也根本没给谢玉拒绝余地。

在上官“羡慕”的恭贺中,谢玉也就接受了。

以后,等待郡中给谢玉出据告身和资历文书。

而谢玉相邀军中从都城而来的将士,请教在都城的“求生指南。”

因为,谢玉在杀敌建功上的慷慨,所在在军中谢玉名声还是挺不错的。

几杯黄汤灌下去,七嘴八牙中,不但让谢玉对都城生活更是了解了,还让谢玉了解到不少本世风俗人情。

有些约定俗称,和后期的做法大不一样,自该适应。

之后就是准备行囊,更好在谢玉从草原戍堡中回来,直接就住进军营。

还未来得及置购置房产,置办产业,行动上约束不大。

点检财货,不愧是那句老话,杀人放火金腰带。

尽管谢玉,也不是特意收敛财货,但奈何杀的太多了。

草原部族的头上,又喜欢带金耳环,金鼻环、头箍之类的金银饰传统。

多少拉扯一些,就让谢玉攒了几大包。

找了个金银匠,都溶为金饼子,既方便携带,又保值。

想了想,谢玉又带了不少草原特产皮子,作为掩饰。

提了三匹陇西好马,一是替换代步,二也是在内地都城和草原上,马的价格可是有几倍差距。

只是受限于谢玉身份,最多只能携带三匹,就这样还要缴税。

是的还要缴税,这个年代当官也要缴税的。

不像后来士大夫阶段,自从士大夫都不缴税后,私利之风占了上风。

家里有地有粮不缴税,又派子弟外出捞钱不缴税,一个封建王朝延续的生命,就很难超过三百年了。

准备差不多停当,拒绝同僚赠送奴仆、马车的好意。

谢玉一人出行,三马相伴,弓箭在手,干粮帐篷自备。

话别了同僚们的送行酒宴宴会,放浪形骸后。

向着都城方向,谢玉准备来一场独自的行军。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