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3章 悔境(3/4)

这份上,谢玉也是知道市里面的经济形式的,只能咬牙道:“我知道了,耿市长,我会尽力维稳的。”

耿市长立刻笑道:“我就知道小谢,你不会真让我失望的,你先去吧,你现在能把纺织一厂和二厂都维持住,才是最大的事。”

先给田晓霞说一声,最近自己可能会有些忙,孩子让她多照顾些后。

谢玉就骑车自行车,返回了市纺织厂,和手下人交代过市政府安排的转岗工人的事后。

谢玉又来到了纺织二厂,别人“热情”接待后,又去医院看望了“生病”的纺织二厂厂长和党高官。

得到一些警告后,谢玉进入二厂办公,其他的也没动,安排了一些一厂的业务,让二厂代工后。

只让秘书处把一些二厂资料送过来,一边看资料一边走访情况,尽力维持。

只是,资料看完,谢玉一时不知道怎么说了,资料中显示纺织二厂其实是一个妥协后的产物。

当时第一波裁军和知青回城,工作一时不好安排,可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

也不好怠慢,而纺织行业工业入门毕竟简单,而且典型的劳动密集性产业。

纺织二厂一放出,近三千的招工名额,一下子就解决大问题,再加上一些街道办的集体企业,问题基本基本就平复了。

只是作为妥协的产物,二厂有大量没多少文化还装文化的知青,第一批军中刺头。

还有各厂送过来名义上是支援建设,其实是清除落后分子、害群之马的各国营工厂,毕竟当时工人是不允许辞退的。

刚稳定了几年,二厂就有了一个干啥啥不行,闹事第一名的传统,厂领导像走马灯一样的换。

本来一厂快不行了,也没什么。

而自从谢玉去救火后的一厂居然起死回生了,二厂立马眼红起来,要求向一厂学习。

可每次学下来,还不如那些私人小厂干的好,其中就有人提议,干脆把谢玉拉过来,带他们“发财”。

然后,市里面开始自然不愿意,一厂好容易有了起色不想和以前一样,被二厂拖住了。

二厂能人自然有自己的老办法,强制让厂长和书记病修后,去市政府闹几次后,市领导就只能同意了。

只是,确实难为谢玉了。

谢玉也是在二厂考察了几天后,发现二厂最大的问题,不在机器,而是在人,在人的思想。

可没等谢玉想出办法,一厂那边就出问题了,说是新进场工人和老员工之间出来大矛盾,甚至的打起群架,警察都已经介入了。

谢玉赶紧骑上自行车就向一厂奔去,这时的一厂大门人满为患,除了不少本厂职工还有不少,看热闹的。

这时,正在用扩声器尽力安抚职工的一厂厂长,王长江终于看到谢玉出现后,像是看到救星一般,赶紧给身边的一个副厂长交代一下后,把手中扩音器强制塞给他了。

谢玉和王长江会面后,感觉询问:“王厂长,这是什么情况,我就走几天,怎么就打架了呢!”

王长江郁闷道:“还不是那帮大爷,刚进场几天,这要求那要求的就提个不停,甚至他们退休父辈报销的问题,找上了我们。”

“都是工人同志,加上市领导的要求,我就先给报了,这一报就捅出马蜂窝了。”

“你也知道咱们市的情况,咱们刚接收两百入厂的转岗工人,又被安排三百来号转岗工人。”

谢玉脸色变得很难看,道:“王厂长,有多大锅,做多大饭,这是要撑死咱们,这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