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2/3)

是不屑于与红衣阎罗这样的魔头交往,那说不定会刺激的这个魔头与徐反目成仇。

还有跟在徐身边的那两个军兵,这两个普通的士兵,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有些其它的想法呢?

中原人有句话叫作‘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们三个人一起遇见了齐玄真和三丰真人。结果,徐又是功法,又是刀枪葫芦的,得了一堆宝贝。可这两个人却什么都没得到,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患不均’呢?

如果再让他们知道,这个看起来和徐相熟的红衣人,竟然是天榜十魔中的大魔头,他们会不会在军中传一些关于徐‘结接魔头’的谣言呢?

军伍之中,排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是文官,喜欢看历史文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原因,老汉就不在这里水字数了。

排在第二序列的是‘将门世家’就是那些老牌的武勋家族。

排在第三位的是走科举路线上位的武进士、武举人之流。

排在第四等的,是军户,也就是家里至少三代为军的底层军官。

排在第五等的,才是江湖名门子弟。

注意,是江湖名门,你要是出身于什么巨鲸、海鲨,这样没有历史传承的小门小派,那地位还不如那些服兵役的普通百姓高呢。

出身江湖名门,在军伍中都要被排到下三等去了。那结交江湖魔头的,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徐不会因此而获罪问斩,但有这个名声在,他未来的升迁之路,就算是十成给毁了七成。

他再想出头,那就是难、难、难了。

而且,别看徐身边那两人,只是普通的军兵,但军中的关系,错中复杂,谁没有个三亲六厚啊。普通军兵也肯定会有相熟的底层军官,底层军官会有相熟的中层军官,中层军官会相熟的高层军官。

谣言为什么传播的快?

就是因为口口相传,一个人只要传给几个人,再由这几个人,每人再传给几个人,这种几何级数的倍倍相增,就是谣言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原因了。

阿史那飞燕这招成功了吗?

成功了。

徐没有受影响,李四没有受影响,可是张三却受了阿史那飞燕的影响。因为,他就是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人。

张三和徐的义父徐良,有一个相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听。没参军之前,他家不远处就有一个茶馆,还是半大孩子的张三,就在那里帮工做小伙计,挣钱补贴家用。

他常听说先生讲“某个普通少年,有天路遇高人,被传授绝世武功,然后出人头地,顿顿吃饺子,还是肉多菜少的那种。”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军中也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张三已经知道,出人头地之后,不止能顿顿吃饺子,还能吃更好的,穿更好的,娶大家闺秀,当大官,兴许还能进京给皇帝陛下请安。

皇帝要是高兴了,还能在大官前面再加‘世袭’二字,到时候子孙后代,就能一直做大官、吃好的、穿好的、娶大家闺秀了。

莫说是少年人,就是军中四五十岁的老军头,偶尔酒酣面赤之时,也会白日做梦的幻想一番,更何况是张三这个少年郎了。

所以,当他知道那两位仙风道骨的真人,一个是天榜第一人齐玄真,一个是武当掌教三丰真人的时候,张三的心里就开始幻想了。

可是那两位高人,由始至终,都没有和他说一句话,

你们对徐副统领好,他功夫好、人聪明,这我张三服气。

可我张三也不差啊,徐吃肉,不说让我们喝口汤,给块他啃剩下的骨头也行啊。

我张三也不贪心,什么刀啊、枪啊、葫芦的,这些宝贝我都不要。那传我一门功夫总行吧?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哪怕您二位不像对徐那样,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