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9、扫平蜀吴 上(1/2)

在高渐离换好上卿冕服后,施子败随着他乘车往燕王宫去。

车在战马的拖动下,滚滚向前,趟过的道路上卷起的尘土,让后来的人再也看不清这条路的以前。

施子败与高渐离静静的坐在车上,一言不语,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一刻到来。

这时候施子败也才明白了身份功能的妙用。

要知道虽然消耗了大量的香火,但是替代了荆轲的身份后,不仅极易接触到太子丹,接受到这次任务,并且只要知道历史,他还可以谋得很多优势。

回忆一下,施子败暗喜,虽然荆轲刺秦这件事情他的记忆不是很深刻,但好歹也是后世传颂的经典,一些关键之处他还是记得。

他暗下决心,这种关键之处,就准备按照历史来走,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好处。

到了燕王宫前,他抬起头望着这高大的宫墙,萧瑟的宫门,几经战火,传承数百年,作为燕国权势最高的所在。

如今他就是踏入里面,承负着整个燕国的希望。

施子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进了燕王宫,太子殿。

在殿外,高渐离前步入殿中,随即又前来唤他入殿。

此时此刻宽阔的太子殿,七根雕花圆柱,撑着苍穹,其上不知多少异兽仙禽,张牙舞爪,狠狠咆哮,但却发不出一丝声音,整个太子殿中极为寂静。

太子丹见高渐离带着一面目英俊,身材雄伟的勇士前来,知道这必然是荆轲,连忙快步前来迎接。

虽要依靠荆轲之勇,可太子丹内心却是看不起这种市井子民,但就在他与荆轲目光相接的一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锐意和精光,就知不能小觑,连忙道∶“这可是荆轲勇士。”

施子败微微躬身道∶“正是荆轲。”

随即一番礼数之后,太子丹,高渐离,施子败三人各坐于案后。

只听太子丹叹道∶“昔年高卿一代贤士却愿助我,现在又有勇士荆轲愿意助我,丹何德何能,无以为报。”

“愿拜荆为我燕国上卿,赠与千金。”

面对太子丹的笼络,施子败倘然受之,随即起身言道∶“荆愿为太子丹入秦。”

太子丹面露喜色,他贵为燕国太子,但是此时燕国却是势弱,在年少时他还被送去秦国做过质子,逃回燕国后,到了现在也才堪堪通窍境修为。

见到荆轲这般淬神境的勇士也愿为他卖命,当然是大喜。

要知道虽然如高渐离般的燕国上卿有数位,都为淬神境,但却只是在燕国任职,或会带兵出战,出谋划策,但绝不会这般卖命。

因为他们效命的不是燕国,而是百家!

在这个春秋战国这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一直以来最强大的永远都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是诸子百家。

就如同国家有兴盛衰亡一样,百家中同样有着兴衰。

如今法家,兵家在秦国大兴,一跃成百家霸主,而墨家蛰伏,仅有高渐离等少数门徒行走于世,此外将来兴盛千年的儒家,在这时候却被打压,潜伏了起来。

但太子丹却发愁道∶“荆卿入秦,何以面见嬴政?”

高渐离也在埋头苦思中。

毕竟嬴政是一国之君,统治着天下最强的秦国,正欲建立他的万代千秋,不世之功。

在咸阳的咸阳宫中,无数兵将守卫,众多奇人异士。首先想要见到秦王就是非常之难,更何况是当众刺杀。

施子败却笑道∶“荆有一计,可面见嬴政,取他首级。”

太子丹连忙道∶“何计?”

施子败则是按照历史中荆轲所献之计,开口道∶“秦国欲要一统七国,先今不仅已灭韩,赵,更是窥视我燕国,特别是督亢一带,良田肥沃,又有兵家必争之关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