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63、李处耘的机遇(3/4)

至都不明白史大帅是如何知道他这号人物的。

最令他激动的是,在楚州,长江上,他的建言献策,史大帅都听了,言听计从,人都是要面子的,最难听取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他遇到过不少官职地位比他高的人,只要稍微说得不合他们的意,或纠正他们的错误,马上就翻脸,脸色都变了。

他们并不管事情本身对不对,行不行得通,处世的准则是“我没错”,要是敢与他们争辩,就是找遍各种牵强附会的理由也要证明自己没错,实在恼了就直接用职权打压威胁。

半生来四处漂泊,见多了这样的人,他起初给史大帅才会那样小心翼翼。

结果史从云完全不是那样的人,没有那些虚伪的毛病,也不在乎别人提出和他不同的建议,还对他的建议听之行之!

按理来首,十八九岁的少年,正是血气旺盛,最为不知天高地厚,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年龄,何况他还有那么多战功,更加容易自高自大,听不见别人的话,听不得别人反对自己。

结果史从云完全不是那样的!他作风中似乎自带一股放荡,难道是因为放荡不羁所以也不那么在乎面子问题?

李处耘不懂,他半生闯荡还明白一个道理,越是想看着别人脸色做事的人越难成大事!

他不懂史大帅为何年纪轻轻有那样的心胸,他却明白对于自己而言,对于他的人生而言这都是大好机会!

西北的黄沙戈壁,复杂民族情况,残酷的战争,艰苦生存条件都教会了他,生存不易,人生不易,一旦有机会,一定要死死抓住!

遇上史从云这样能听见意见还重视他的上司,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机会!绝对要好好把握。

这么想着,李处耘死死捏着手中横刀,对船夫大声吩咐道:“划快点,咱们第一个冲上岸去!”

船夫闻言奋力划船,狠狠向着岸边冲去。

岸边不远处有处哨塔,大约有十几名唐军驻守,这时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开始惊慌的敲锣打鼓,慢慢从远处汇聚过来几十人,后续还有人从南面大道旁边的一处军营中过来。

滩头很快汇聚了几十唐军,对着他们放箭。

李处耘放下面甲,紧紧捏着史从云亲自送他的宝刀,压低身子,间对全副武装的甲士来说多数时候都是摆设。

不过他们不怕船夫怕,他取背上的长弓,在摇晃的浪涛中张弓搭箭,身体跟着浪花晃动,很快掌握摆动的节奏,一箭放出,三十步外滩头的南唐兵应声倒地。

连射三箭,箭无虚发,接连三人放倒在滩头,唐军惶恐,纷纷往后退,不敢靠近滩头。

周军士兵士气大涨,爆发出一阵欢呼,船夫也涨红脸,用力划船。

小船很快狠狠的冲上滩头,在沙滩上犁出一条深沟,船一停下,李处耘率先跳下船头,厚重甲胄和脚下软沙差点让他没站稳。

不过他很快用力拔腿,向南面大道放心带头冲过去,他身为将领带头,后方士兵士气倍增,也纷纷跟着他往北冲。

相距五十来步,江边大道上,此时汇聚一百多南唐兵,各个神色犹豫,不少人手中到拿的刀枪都是抖的。

李处耘看得清楚,明白对方无心战斗,他没立即组织人冲过去,麾下指挥使按捺不住要带人冲过去也被他拦住。

指挥使不解问他:“都使,对面无心应战,咱们直接杀过去,一阵就能杀溃他们啊。”

李处耘摇摇头,“这种事某见多了。他们早就斗志崩溃,无心和咱们打,这种时候最好别见血。

说白了,人害怕到极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