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9章 土地管理大纲(2/4)

的询问,向陈达一一说来。认为这件事情,关乎祝家庄人心。

听到有人想买合作社的土地,陈达急得跳脚,完全没有了最初在少华山时,对朱武用合作社掌握土地的不理解。大骂那些人道:

“这些人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贪心不足!”

“我们就这点儿田,他们还想买走——”

“没了土地之后,谁会加入合作社?”

显然清楚地认识到,土地是合作社的根基。

对陈达认识到这点,朱武极为满意。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只要抓住这点,就不用担心梁山泊的农村政策,会突然出现大问题。

所以,见陈达急得跳脚后,朱武反而夸赞了他。认为他把合作社办得好,抓住了主要矛盾。

只是具体执行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仔细讨论:

“现在我们的合作社,除了合作互助外,就是把土地租给农民去种。”

“这样的做法和地主豪杰比起来,其实没有区别。”

“想要把合作社长久办下去,必须做出改变。”

打算对合作社的经营,做出重大改变。

知道这件事情重要,陈达、林冲两人,都凝神听他解说。朱武却没有先说这件事,而是把自己对地主豪强、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的划分,向两人讲了一遍:

“依靠贫农雇农,争取中农富农,孤立地主豪强,打击敌对势力!”

“这是我在少华山时,定下的政策方针。”

“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是除了山寨外,没有一点领地。”

“有了独龙冈这块领地后,政策就需要改变了!”

结合当前的实践,还有后世所学。朱武单独把中农这个阶级摘出来,划分为上中农、中农、下中农三个细分阶级:

“中农有时候也会雇佣长短工,按雇工与自己全家劳动所得的比例,超过20%的,可以称作上中农。低于20%,则是普通中农。”

“收入不足,不但无法雇人、反而需要打工的,可以称为下中农。”

“下中农和贫农近似,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对象。”

做出这个划分,朱武又具体阐述,对下中农的政策:

“我们在没有打下地方时,可以依靠贫农雇农。打下地方之后,就要转变为依靠贫下中农。”

“把贫农、雇农转化为下中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既能让他们看到合作社的好处,还能让他们离不开合作社。”

“我们今后的政策,要更多扶持下中农!”

陈达听得明白,而且根据这政策,猜到了朱武打算,道:

“大哥这么说的话,是想要把合作社的土地,卖给贫农雇农?”

“他们有了土地、成为下中农后,仍旧会支持我们?”

朱武点了点头,对陈达有这个觉悟,感到欣喜不已。道:

“二弟说的正是!”

“但我们不能把土地卖出去,而是分配使用权,让他们以自耕地的名义,永久使用土地,上交一定的租税给我们。”

“这些自耕地的所有权,仍旧归合作社所有,任何人不得出租、转让或买卖。”

“自耕地一切变动,都必须经过合作社。平时耕作的时候,同样要合作互助。”

将参考自留地和承包地的自耕地政策道出,陈达大声叫好。为朱武这个想法,感到兴奋不已。

自耕地的设置,既能让农民安心,解决他们想拥有土地的心理。还能把土地的所有权,牢牢掌握在合作社。

而且相比租种合作社的土地,农民在打理自耕地时,一定会更用心。合作社收取的租税,还有可能提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