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6章 增援(3/4)

仅扔下了俘虏的十余万大明百姓,还扔下了无数劫掠的粮食物资,现在这些物质都落到孙传庭手里。

孙传庭之所以亲自坐镇大营,为的便是尽快清点出这些物质。

建奴洗劫了蓟北数城,洗劫了京南数个州县,京畿一带到处都是权贵的庄园,本身就是富裕的地方,建奴一路袭掠,夺得了无数的财富。

粮食、驴骡,布匹,金银,铁锅,各种物资应有尽有,这是数个州县的财富!

经过建奴的袭掠,京畿一带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七八座城池被攻破,大量百姓被杀被掠,同时还形成了无数流民。

而这场大战,十多万百姓,死在建奴和明军刀枪下的百姓也有数万,剩下的百姓都失去了家园,需要进行钱粮安置。国库空虚,这些缴获的钱粮能派上极大用场,由不得孙传庭不重视。

当然,再怎么说,这些财富都是战场缴获,必须得拿出一部分犒劳将士。孙传庭自己做主,把所有的金银留下来,用作士兵犒赏,剩余的士兵,每人都拨付三个月的饷银,便是归营的这些溃兵也是如此。另外没有溃逃坚持下来的士兵,再额外赏银,每个士兵至少十两银子,斩获较多的士兵能得到赏银达数十两之多。一场大战下来,这些坚持下来的士兵,至少获得相当于一年饷银的奖赏,士气自然极高。

而这些奖赏也让那些回来的溃兵非常的羡慕,后悔不该不战而溃。

收拢溃兵,清点缴获,统计战功,各项事情都非常的繁杂。

不过以孙传庭的能力,处置这些事情实在是小事一碟。

得到了建奴出边墙的消息,孙传庭把营中事务交代给幕僚黎深,然后向山海关而去。

根据锦衣卫传回的情报,卢象升主力驻扎在沈阳城外,正分兵攻掠铁岭各地。而周遇吉、曹变蛟率领另外一支军队屯兵辽阳城外,威胁着辽阳的建奴。

辽阳、沈阳都没打下来,一旦黄台吉率领建奴主力返回,将会在平原上和建奴打上一场硬仗。卢象升现在兵力分散,又没有城池可以防守,未必打的赢建奴。若是大意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一场大败。这种情况必须得避免!

现在的局势对大明十分有利,经此一战,建奴实力锐减,其人口绝对损失过半,对总人口不过数十万的建奴来说,已经是遭到重创。

若是能在辽沈之间再重创回去的建奴主力,说不定过不了几年便能彻底消除建奴这个威胁了大明十多年的心腹之患!

即便不能重创建奴,也得保证卢象升极其部下安全撤回。

经此一战,大明北方的兵力也损失惨重,卢象升手中的禁卫军已然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了。若是被建奴消灭在辽沈之间,对大明来说也是极大的损失!

虽然说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队百万,但百万军队中有战斗力的根本没有多少。

只要有这数万精锐在,从此建奴将不得安生。以后再慢慢筹划,灭掉建奴用不了多少时间。

所以,在大战后建奴撤退的第一时间,孙传庭便派人往辽东送信,告诉卢象升建奴要返回的消息。

孙传庭自己安置好营中后续事务后,也飞马向山海关赶去,和黄得功、张世泽大军汇合。

这样一场决定大明和建奴国运的一战,身为蓟辽总督,孙传庭岂能错过?

张世泽、黄得功手中有两万人,山海关还有两万多守军,再加上宁远、锦州的辽西兵,除了留守的军队,孙传庭还能动用三四万人,足以影响此战胜负,即便攻不下辽阳,接回卢象升还是没问题的。

再有了这三四万军队加入,不算由解救的汉奴包衣组建的归义军,在辽东的军队便有近十万人,面对建奴已经是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了。

不过出兵征伐,必须得报经朝廷同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