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七九章一结婚就成富婆了(2/3)

让京城周围被劫杀,提前在大泥淀,也就是后世的白洋淀建了一个山庄,湿地的五座相邻的小岛大者三五百亩,小者两三百亩,经过三年多的填湖造陆,形成了现在的全家山庄。

这五座小岛就成了全旭的养殖基地,利用鱼虾以及牛羊养殖,形成了全旭的产业之一。

袁世卿躬身道:“回禀侯爷,管理大泥淀全家山庄的是何秋山!”

“嗯,那好,你让过带着山庄的账薄过来,把这些产业交给公主!”

朱微媞急忙摆手:“这不好吧!”

“我的产业,不交给你,那交给谁?”

全旭笑道:“那个山庄琐事不少,以后需要多多费心!”

全旭看了看天色道:“昨天我约了唐王世子,有事商议,我先去了忙了,家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全旭干净利落的离开。

安庆公主虽然听说过全旭很有钱,产业众多,当然,全旭交给她的山庄,只是他众多产业之一。

袁世卿安排何秋山过来给安庆公主转交账薄,直到半个时辰之后,何秋山带着七八名账房,以及两大车的账薄,来到武威侯府。

“老奴何秋山,拜见夫人!”

安庆公主有两种称谓,随她陪嫁的红衣、绿衣等四大金刚,包括宫娥、宦官等一千四百多人,都叫他公主,而全旭府上的管事或仆从,亲兵都叫他夫人。

“辛苦何大管事了!”

安庆公主朝着身边那名年长的宫娥微微点点头,那名年长的宫娥,已经算是宫娥里的头头,原本在皇宫的时候,是正六品掌令。

看着只有三十多岁,其实已经快要五十岁的人了。

安庆公主笑了笑道:“何管事,全家山庄的情况,你给本宫介绍一下!”

“好的!”

何秋山想了想道:“全家山庄下面有大小三个养牛场,共有牛四千五百零七头,其中小牛三千九百零二头,余者皆为壮牛!”

安庆公主听到有四千五百多头牛的时候,一脸震惊。她虽然不知道一头牛多少钱,但是知道大部分普通百姓家里没有一头牛。

没有全旭在场,红衣显得有些活泼:“这么多牛,拿什么喂的?”

“是苜蓿、紫云英、玉米秸、豆秸以及麦秸、还有一部分杂草!”

何秋山道:“全家山庄与周围的百姓签订的协议,雇佣他们割草,反正草料不缺,如果不是这次府上办事,杀了三百头牛……除了这些牛,还有羊,现在羊有十一万两千多只,猪七千多头!”

安庆公主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形容她内心里的震骇了,深受小农经济熏陶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几千头猪十几万只羊养在一起是什么场面,肯定很壮观吧?

安庆并不知道,全记现如今已经是京城最大的肉食供应商之一,每个月都往京城里卖十几万只羊,数千或上万只羊,以及数百上千头猪。

至于鱼,则更多。

别看全家山庄占地面积不大,加上前前后后买来的地,不过两万余亩,但是水塘却有足足二十万亩。

全旭采取循环经济养殖的方式,以种植、购买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苜蓿、紫云英、麦秸、豆秸以及玉米秸等喂牛,牛的粪便则加上盐,煮熟以后,用来喂猪、猪粪则喂养鸡鸭,鸡鸭的粪便则用来养鱼。

简单就是这么说,那具体的流程就是牛棚养在湖边,猪圈则是建在水塘上,鸡鸭则采取笼式圈养的方式。

池塘每年到秋冬季节,大泥淀的水位都会下降,很多地方都会有露出淤泥,这些被猪粪、鸡粪滋养的淤泥,则是最好的肥料。

用来肥地,可以起到差不多化肥的功效,大泥淀的农田虽然不多,但是产量却不低,麦子可以达到七八百斤每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