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一二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2/3)

蒋百胜率领全家军占据台南的时候,缴获的粮食多达二十余万石,蔗糖三万余斤,还有大量的火药和火炮。

随着荷兰人在台南的势力被全家军一扫而空,接下来的清剿战斗,几乎是横扫千军,全家军在占领台南和台中地区,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他们的火药和弹药消耗极少,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把台湾上的全家军困死。

困死全家军已经不可能了,现在的蒋百胜与刘全所部已经汇合。

他们在台南、台中,各留下一千人马防守,其他四五千人则是形成一支拳头部队,开始沿着台中南地部,进入来回扫荡。

全家军将士以横扫千军的方式,将荷兰人建立的殖民点、庄园,矿场,种植园,一扫而光,除了他们的损失,当然,郑氏也感觉到了切肤之疼。

此时的台湾,基本上属于三分天下,西班牙人占据鸡笼等台北,荷兰人占据台南,台中以及大部分地区,则属于郑氏的垦荒团。

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了全家军的地盘。

全家军采取的是公司制度,也就是集体农庄制度。全旭虽然知道大锅饭没有前途,但是,在初期阶段,这是必须经过的过程。

现在的台湾原住民也好,汉人移民也罢,他们都非常穷,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垦荒的实力和能力,台湾的疟疾、气候、还有自然灾害,就会让一个殷实之家,瞬间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集体农庄的方式,反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与历史上出现的那种大锅饭却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全记农庄作为公司经营,农庄内所有人都成为全记台湾开发的公司雇员,可以接受公司这种模式,那么“雇员”就可以继续留在公司,无法接受目前的改变,那就要离开农庄。

考虑到人道主义,为了感谢那些要离开的人对农庄的付出,农庄会给与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补偿,全旭的原则是,离开送两块全记银币,也就是两块大洋。

不算多,也不算少,不过在占据台湾之后,这个全记农庄就接连成立,农庄以镇的形式出现,保证最少一千人。

至于种地方便不方便,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安全。

台南城,原本的废墟已经被清理干净,炸毁的城池也被修缮,原本的总督府已经挂上了全家军驻台湾联合指挥部。

由于马应虎没有成功抵达,作为台湾三巨头的三人组,就变成了刘全与蒋百胜。

经过四个多月的扩张,全家军在台湾成立了六十二个镇,当然,整个台湾其实不止六万余人,只是郑氏骨干铁杆成员不合作,全家军对于他们,就是两块大洋,一包干粮,礼送出境。

留下来的,肯定也有钉子,这就需要全记企业文化对他们进行同化。

崇祯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北国已经万里冰封,冰雪覆盖,在台湾这里却依旧如同秋天一样,谈不上冷,也不算太热。

此时联合指挥部里,有将近两百号人,不仅仅有各镇的镇长,还有一部分各族首领。

蒋百胜看着众人到齐,咳嗽一声道:“本将军奉全帅之命,出兵台湾,驱逐西夷,现在台湾设立台南府,对于台南地区,进入统一管理,不分蛮汉,一体纳粮,一起服兵役…”

在蒋百胜说完之后,舌人开始翻译成蛮语。

这时,一名泰雅人首领站起来愤然道:“你们,这个什么鸟朝廷,那,我们跟被西夷统治有什么区别!我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世代在这里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甭什么向一个从来就没有管过我们的朝廷纳粮服役!”

蒋百胜没有理会这个部落首领的话,继续道:“这天,是大明的天,这地是大明的地,这里将执行大明的律法,所有部落,必须取消猎头的习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