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九章袁崇焕死了(一更)(2/3)

匠工坊,窑场、还有酒厂、三个磨坊,随着工坊越来越多,熟练的账房、管事就缺乏了!”

管事可以从外面高薪聘请,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会打乱全旭工业化的进程,在全旭所有工坊里,发展最成熟的其实是砖瓦作坊,二十多个高窑,在制砖机的帮助下,每天可以产出二百多万砖和几十万块瓦,效率不错。

不过,军火生产,特别是马上成立的火药厂以及火箭研发工厂,就让全旭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标准化进程,因为没有文化的工匠太多,反而拖延的推广速度。

牛金星以为全旭是担心聘请的管事不可靠,账房也不可靠,他就笑道:“听说全爷在家丁兵推广了识字班,何水在工坊里也推广识字班……”

不等牛金星说完,全旭恍然大悟。

对啊……

后世的中国从农民社会,转型成为工业社会,依靠的不仅仅是苏联援建的基础工业,主要是各类技术学校和全民扫盲行动。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如今脱盲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每产培养的大学生和高等技术人才,高达千万人以上,这样生力军极大推动了科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只是老师!”

牛金星不以为然的笑道:“那些穷秀才,每个月能挣三两银子就乐疯了,如果全爷稍稍给他们两个钱,让他们去教工匠们识字,他们一定会去做的。”

“好,这事交给你去办!”

全旭想了想道:“我会成立十几个识字班,每个班五六十人,让他们像教这些孩子识字一样,只教他们识字,算数学就可以了!”

“还要进行思想教育!”

“对!”

全旭倒也从善如流,同意牛金星的流脑大计。

全旭当即召开所有工厂管事、管理层人员大会,不知不觉,全旭麾下的管事头子们已经多达数百人,除了袁世卿、牛结实、郭富贵之外,很多人,他都叫不上名字。

不过,这并不重要,他们认识全旭就行。

全家庄上万人,全旭没有必须所有人都认识。

全旭开门见人的直接道:“大家早就知道,咱们全家庄与其他地方不一样,一个管事,可以干一辈子,伙计也是一辈子,咱们这里,干得好,可以升职加薪,干得不好,那就退伍让贤。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让我准备头疼,现在很多管事不识字,命令下达,不认字,无法做到承上启下,所以,我准备成立工人、庄户识字班!”

牛结实一脸郁闷:“全爷,俺这手摸了大半辈子大锤,哪会拿笔杆子啊!”

“是啊!”

杜亮附和道:“俺一看字就头疼!”

“识不识字,全凭自愿!”全旭笑道:“我准备每年拿出一大笔银子,成立培训班,对于识字最多、最快的工匠、管事、员工,奖励一百枚银币,第二名奖励五十枚银币,第三名奖励三十枚银币,四到十名奖励每人十枚银币,十一到二十名,奖励八枚银币,二十一到五十名奖励五枚银币。五十一名到一百名奖励三枚银币!”

众人闻言,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下众人开始兴高采烈的议论起来。

“另外,要想升职加薪,识不识字,将来优先考虑!”

全旭的带动下,全家庄镇开始兴起了一股上夜校,识字的热潮。

没有办法,这个一百枚银币的大奖,对于百姓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普通工人,一年也赚不了十枚银币。

然而,只要好好学习,他们就可以赚到这么多钱。

与其他地方相比,全家庄镇的老弱妇孺相对较少一些,这主要是,整个全家庄镇,只有不到八千人是正式工,五六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