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颍州生活(2/2)

为他修的,早在七八年前,欧阳辩就准备着这事了,庄园修在颍州城内的偏僻处,这时候却成为最热闹的所在了。

通往庄园的水泥路上,每日都是车水马龙。

颍州就在京畿诸路与东南诸路之间,于是来之京畿的豪商、东南诸路的豪商,都赶往颍州拜见,有没有能够在欧阳辩拿到什么好生意不说,但能够见一面就是他们的所愿了。

如今大宋的商人,只要是做生意的,就没有不需要和欧阳辩名下产业打交道的。

需要资金的就得和农行打交道,或者是和央行打交道,再不济也得和诸多钱庄打交道,可诸多钱庄就没有和央行没有关系的。

需要从事海商贸易的,就得和远洋集团以及泉州造船厂打交道。

想要从事陆上生意的,要么得和西湖城打交道,要么和西工建打交道。

更别说农行旗下的各个行业的翘楚企业了。

庆州那边的消息也会时不时递过来,虽然欧阳辩回来探亲,但有很多事情还是得和他沟通,虽然现在有苏辙章惇代理,但大事情还是得他拍板。

这些迹象让整个颍州的百姓都知道颍州来了一个大人物,一打听,原来是欧阳修的儿子来了。

欧阳辩和欧阳修是颍州出去的,虽然不是颍州土著,但也是颍州出去的,所以早就成了颍州的骄傲。

不过大家都知道欧阳辩是回来探亲的,也不敢太多的打扰。

但是颍州的知州却是要来拜访的。

颍州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北宋期间,这里涌现出了一大批勤政为民、两袖清风的地方官员。

虽然他们来颍任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能够在颍州任上勤勉作为、造福一方,值得赞扬。

这一期的知州是吕氏家族的吕公著,不过有些尴尬的是,他是因反对新法而出知颍州。

就是最近王安石在京中搞的新法,吕公著因为上书反对,然后被贬谪到这边来。

而这事和欧阳辩还是有关系的,王安石的新法和欧阳辩的税制改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王安石更是欧阳辩的老师,天然就是站在一起的。

吕公著被王安石贬黜出京,现在来拜访王安石的弟子,的确还是有些膈应的。

不过吕公著对外宣称的是来拜访老朋友欧阳修。

好吧,的确是个好借口。

欧阳修老友赵概之前来信表示,等到春暖花开之际,将自南都驾舟来访时,他感到异常兴奋,还把一间厅堂命名为“会老堂”,说是为了招待赵槩而设,而现在吕公著过来,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