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官逼民反!(2/3)

场可以承接多少官员,咱们大宋官多差遣少,若是裁撤,这些官员又该如何安置,计相想过没有?”

张方平一愣:“这……也不能这么算吧?”

韩琦冷笑道:“陛下,这五务十三场虽然所课不多,但毕竟能够养官,若是贸然裁撤,民怨我不知道,但官怨是肯定的,还请陛下三思。”

赵祯皱起了眉头。

大宋朝讨好读书人,是为了巩固政权,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官员也越来越多。

但差遣就这么多,的确有官员抱怨补不上缺的现象,在差遣这么少的情况下,裁撤一个这么大的机构,的确是不太妥当。

欧阳修却道:“臣倒是觉得计相建议可行,古时候山泽的利益本身就是与百姓共享,所以百姓富裕,君主也国库充足,国家也因此安定,刑罚也无需多用。

茶禁之法,不过是唐代才有,至今也就二百来年,然而臣看来,茶禁给国家没有带来多大的利益,但为患却不少。

如果能够废除茶禁,民间自然安定,百姓也多出一门谋生的生路,饥民也不会更多,朝廷也不必和百姓互如仇寇,如此功莫大焉。”

政事堂有了分歧,赵祯也举棋不定。

一场会议讨论下来,也并没有什么结果,连派兵平乱之事也没有决定下来。

欧阳辩回去之后倒是和欧阳辩说起这个事情,欧阳辩惊诧莫名:“直接派兵平乱?”

欧阳辩理所当然的点头。

“可他们都是被逼的!”欧阳辩道。

欧阳修摇摇头:“银监卫所剿灭的土匪也都是这么说,无非就是灾年没了生计,只能靠着杀人抢劫才能够面前过日子之类的话。

但灾年过了,也不见他们回去种地,这些茶农,本身就不是什么守法百姓,种茶本身就犯法。

他们不仅种了,还拿到市面上来售卖,后来还敢杀官,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欧阳辩:“……”

这道理没法讲了,以欧阳辩的看法,的确没有什么问题。

茶禁的确是害民法,但法规是坏的,依然还是法规,只要犯法,就要被惩治。

这就是宋朝人的看法。

宋朝的高层是人治不假,但实际上宋朝可是‘依法治国’的文明国度。

嘉佑年间,宋朝编制的律法有不少。

比如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法的【嘉佑禄令】、适合诸军士兵特别法【殿前马步军编敕】、专门用于规定立法程序的【嘉佑编敕】、为下层军官注拟、升迁、酬赏的【三班院编敕】、专门的考试法【科举条例】、专门的驿站法【嘉佑驿令】,连规定中书门下五个办公室的部门行政都专门出了一个【中书五房总例】进行规范,哦,对了,还有一个【遗嘱法】。

宋人是这么总结的。

“汉,任人者也;

唐,人法并行者也;

本朝,任法者也。

吾祖宗之治天下也,事无大小,一听于法。”

宋人说这话的意思是:“汉朝啊,他们那叫人治,唐朝稍好,但也是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就咱大宋朝,依法治国,吊!

咱们老祖宗治理天下,无论大事小事,事事都要依法而行,牛逼!”

所以欧阳修的想法也很正常,你情有可原不假,但也罪有应得。

不能说你造反是迫不得已,然后杀人之后还让你逍遥法外,这是不存在的。

至于欧阳修所说讨论茶禁的事情,欧阳辩不太在意,比起茶禁,盐禁才真正害民。

茶被官榷而贵,最大就是不买拉倒,不喝茶还能死不成,但不吃盐真的会死的。

所以百姓不仅要交各种苛捐杂税,还得交这不叫税的买盐钱,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