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试问天下何去从(2/3)

:“你爹我老了,有些事还是需要你们这些小的做决定。戎马一生,走到现在已经很容易了。刘家世代忠良,但是历代先祖未曾拥有你爹现在的权柄。你的几位叔叔说的没错,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稍纵即逝。”

神色逐渐平静下来,刘知幸看着父亲的犹如黑洞的双眸,根本看不透心中的想法。忽然一笑道:“爹你看我像是那块料,做事喜欢由着性子胡来。爹你是知道,我从小做过几件让人信服的事,不被人背后戳脊梁就不错了。再说了,大梁挺好的。”

刘策镇定其神道:“南北划分,隔江而至。”

让刘策及其意外,刘知幸懒洋洋的样子说道:“爹还是和我大哥去说吧,我可没有那个心思。你是知道的,我打小最大的梦想就是躲在爹和大哥身后混吃等死。如果不是当年先皇逼着娶亲,我可不想到军中受苦。”

一个分神竟然没有想到刘策重重一脚将刘知幸踹翻在地骂道:“没出息的东西,如果你老子和你大哥都不在了,那你还不活了。就你这样还怎么当一营主将,以后还怎么统帅三军。”

从地上爬起来,刘知幸胆战心惊不知道父亲心里想的是什么。爬起来看着父亲问道:“爹难道你想。”

刘策屏气凝神闭眼不语,许久之后才问道:“如果你大哥在这里,会选择怎么走。”

坐在哪里刘知幸想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我大哥他要是想的话,也不会常常想把爹的爵位让给我。估计是不想的,但是大哥想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了,大哥是不会让我给他卖命的。”洋洋得意的模样。

已经想通的刘策不在

说话。心中已经做出决定。对于诸多属下推崇刘策不能说没有动过心思,但一家人除了身边的小儿子都在太平城。或许刘知幸的存在,这些人才敢如此说话。因为统帅在外,身边还有儿子在,无疑是皇家最可怕的事。这也是册封十三营为十三军,撤销长风军挟制的缘由之一。

刘策沉声问道:“说你的心里话,为什么不想,你爹我想听一听。”

刘知幸静下来想了许久才说道:“我在南镜待了很多年了,见多了两国百姓无缘无故被军队砍杀。爹你是知道的,博阳城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根本不想下那样的命令。再说这些年死的人已经很多,求学那会儿先生从不反对用武力的手段一统天下。先生曾经给我讲过先秦大一统是何等的繁荣,文化璀璨,文人墨客多如牛毛。各处楼阁亭台美如画卷,一如我们看到楚国都城模样。大军南下一路上摧毁了多少,死了多少人。我也想看看大一统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先生说的先秦盛世是什么样。”

“就这些。”刘策问道。

“当然不止了,先生用一生才将大梁文脉拔起。我这个做学生的不能毁了先生的毕生心血,我从军那一日起一直记得先生说话的话,还有爹你以前经常说的理想。”刘知幸认真的说。

刘策看着滔滔不绝的儿子,心生笑意。只听刘知幸接着说道:“先生说过先秦乱世到如今,死的实在是太多了,一脉相传打了一百年还没有打够。既然不能和平相处,给百姓太平,还不如一统。林伯伯在长风军中时,经常看着南方。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嘴上不说,但是我心里清楚。林伯伯与爹一样,都盼望着有一天大梁能够天下一统。我虽然不才,可不想让两位故去的前辈失望。再说了,我也没有那个命。”

听了刘知幸的一席话,刘策闭上双眼问道:“你大哥在会怎么做。”

同样的问题已经问了好几次,刘知幸不厌其烦的回答道:“我大哥想的会和我一样吧,应该是的没有错。再说了,刘家坐了天下未必就比得上陛下。”

停息许久之后刘知幸起身拱手一拜道:“爹,这是我的看法。大局还是需要你去做主,如果爹已经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