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1章 包拯权知开封府(2/3)

,宋庠、田况为枢密使,张昪为副使。

韩琦就职朝廷枢要位置,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赵祯的建嗣问题。赵祯的三个儿子早亡,皇嗣迟迟未定。从至和三年开始,赵祯就时常犯病,一时人心恐慌,议论纷纷。大臣们接连上疏,极力劝说赵祯早立皇嗣以固根本,但赵祯并不放在心上。

韩琦拜相后,再提建储之事,认为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并与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人再三苦劝,上奏道:“汉成帝即位二十五年无嗣,立弟之子定陶王为太子。成帝不过是一个中才之主,犹能为之,以陛下之圣,何难哉!太祖手定天下,传弟不传子,陛下知法先祖,何妨择宗室为嗣。”赵祯仍然不决。

当时宋庠因为惰弛,被免官。赵祯擢升学士曾公亮为枢密使,后来又和韩琦并为宰相。赵祯用张昪代替了曾公亮都原职位,并提拔欧阳修参知政事。曾公亮熟悉法令,欧阳修长于文学,张昪精通治理之术,与韩琦同心辅政,朝廷得以安定。

四人都因为立储的事情没有确定,忧心忡忡,一再上疏请求,却没有得到回音。与此同时,知谏院司马光和知江州吕诲,又接连上奏请立太子,词极非常诚恳。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的远祖,是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便给他取名司马光。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得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他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事使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宝元初年,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然而,他却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他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

他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道:“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他这才插上一枝花。司马光对双亲特别孝顺。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

司马光五、六岁时,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姊姊想帮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离开。后来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核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道:“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姊姊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他再没有说过谎言。

司马光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藉建议道:“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藉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

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藉因此事被罢免。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藉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