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章 彭士愁举兵造反(2/4)

马殷的死亡,让彭士愁感觉时机成熟,可以发动摆脱楚国控制的军事战争了!天福四年(939年)八月,彭士愁集合数万蛮族士兵,发动了蛮族部落对楚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彭士愁发动战争的口号十分冠冕堂皇:反抗楚国的苛政、反抗楚国繁重的苛捐杂税。

马希范表面上统治着溪州的蛮族,自然向这些部落征收过某些赋税。马希范在楚国的统治虽然有些残暴,但也是发生在彭士愁的堂姐彭夫人去世之后的事。彭氏在世的时候,马希范表现还算不错。溪州一带的蛮族部落,内部事务基本上是由部落酋长说了算。

楚国对这些地区,鞭长莫及,也赖得去管理。溪州一带,是在深山老岭、崇山峻岭之中,蛮族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之低下。蛮族百姓过的也是农耕生活,深山地区,可耕种之农田不多,也就意味着粮食产量不多。

粮食一少,蛮族们自然吃不饱。于是蛮族们就要想办法吃饱,于是到楚国去抢劫掠夺,就成了简单、有效的方法。很多蛮族部落的生活方式就是春秋耕种,夏冬抢掠。

之前各地蛮族的几次出兵骚扰,名义上是反抗楚国的统治,其实是为了吃饱肚子,掠夺资源。作为蛮族的领导,马希范不给经济援助,相反还要收取什么赋税,实在很可恶。于是彭士愁鼓动蛮族,出兵攻打楚国。

一方面,彭士愁希望快速摆脱楚国的统治,自己去当蛮族的土皇帝。另一方面,他想通过战争,掠夺些楚国的物质资源,并扩充自己的地盘。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彭士愁还派遣使者到蜀国,要求蜀主孟昶,联合出兵攻打楚国。

王建的蜀国被李存勖消灭后,唐廷没有对蜀地进行有效的控制。先是灭蜀功臣郭崇韬被李存勖冤杀,导致蜀地一片混乱。郭崇韬被杀引起了唐境的各种叛乱,魏州将士率先叛乱,开国重臣李嗣源不久后也加入了叛乱的行列。不久,李存勖在叛乱中被乱军所杀,李嗣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一任的唐帝。

但李嗣源同样没有解决好蜀地的状况。郭崇韬死后,孟知祥担任西川节度使,董璋担任东川节度使,成为两川的两大藩镇。孟知祥素有大志,打算不听从新帝李嗣源的管理,暗中有了割据称王、脱离后唐的想法。经过几年大战,他在吞并东川节度使董璋的地盘后,孟知祥占据了整个两川,开始和李嗣源较劲。

吞并董璋后,孟知祥正式宣布起兵反唐,并多次击败李嗣源对蜀地的进攻,最终成功在两川蜀地站稳脚跟。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史称后蜀。孟知祥在称帝的当年,便因病去世,继任皇位的是他的儿子孟昶。

后蜀和楚国之间并不接壤,中间相隔的就是这些湘西地区的蛮族部落,谁能控制这些蛮族,谁就能占得军事先机。但孟昶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似乎对于联合出兵没兴趣,因此找了个路途道远的借口,拒绝了彭士愁的请求。

虽然后蜀不答应出兵,这也没有动摇彭士愁攻打楚国的决心!面对数万蛮族士兵的大规模进攻,马希范毫不慌张,立即安排军事部署。昔日跟随马殷打天下的那帮开国元勋都已过世,马希范便提拔楚国年轻一点的武将。

天福四年(939年)九月,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军指挥使廖匡齐被马希范任命为主帅,率领五千衡山兵出征,负责平定彭士愁的叛乱。廖匡齐是廖爽之子,廖匡图的弟弟,他作战勇猛,已在之前荆南的战争中得以展现,这让马希范十分放心。

不过,廖匡齐作战勇猛。但也有不少缺点。他性格直爽,嗜好喝酒。他因为某次酒席行酒令,居然把同事痛打了一顿,结果被贬为邵州教练使。马希范当然不会忘记这位当年代替自己单挑高从嗣的猛将。于是马希范一纸诏令,廖匡齐又官复原职任决胜军指挥使,负责率兵讨伐彭士愁。

重新受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