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章 李嗣源继任唐帝(3/4)

荣领着七百骑兵焚烧了嘉庆殿以后,从师子门出逃。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逃奔到南山,宫里的人大多数都逃跑了。

朱守殷得知之后,急忙率军进入宫内,挑选了三十多个宫女,让她们拿了些乐器和珍贵的玩物,放在他家。此时各路军队把都城洗劫一空。这时,李嗣源率军到达子谷。听说李存勖己死,他痛哭了一场,对诸位将领说道:“圣上平时很得人心,被一群小人蒙蔽迷惑才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将到哪里去呢?”

次日,朱守殷派使者飞报李嗣源,说道:“京城大乱,诸军烧杀抢掠,希望你赶快来解救京城。”李嗣源进入洛阳,住在自己的宅里,禁止焚烧抢掠,在灰烬中拾了一些李存勖的遗骨,把他安葬。李嗣源进入邺都的时侯,前直指挥使平遥人侯益摆脱李嗣源回到洛阳。到了现在,侯益自缚来请罪。李嗣源说道:“你作为一个大臣,尽忠尽节,有什么罪呢?”使他官复原职。

李嗣源又对朱守殷说道:“你好好地巡回检查,等待魏王到来。淑妃、德妃都在宫中,她们的供给应当格外丰富齐备。等圣上陵墓修好,国家有了继承人,我就回到我的藩镇真定,去为国家保卫北方领土。”

次日,豆卢革率领百官送上书,劝李嗣源即皇帝位。李嗣源告诉他们说道:“我奉圣上的命令去讨伐乱贼,不幸部队叛背逃散。我本想入朝,亲自诉说情况,但被李绍荣所阻隔。我没有其他想法,诸君突然来推举我,是不了解我,不要再说了。”豆卢革等坚决请求,李嗣源没有答应。

李绍荣想投奔河中去靠拢永王李存霸,跟从他的部队渐渐逃散了。到了平陆,只剩下几个骑兵,被人抓获,并打断双脚,送到了洛阳。

愤怒的李嗣源亲自审问道:“我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为什么要杀我的儿子?”李绍荣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便反问:“先帝什么地方对不起你!”李嗣源不再废话,下令将他处斩首。

李存霸率领一千多人弃镇,逃奔到太原。魏王李继岌率军来到兴平的时候,听说洛阳叛乱,李嗣源已经占据京城。他怕李嗣源不能容他,急忙退守凤翔。

此时镇守太原的有四人:留守张宪和北都巡检李彦超,还有两位监军宦官,吕公公监督军队,郑公公监督物资收发。这四人关系很不融洽,尤其是李彦超与两位监军宦官之间芥蒂极深。

得知李存勖已死,李彦超向张宪进言,说天下大势都已经倒向李总管,咱们不能太落后,也拥戴李总管为皇帝。张宪叹息道:“我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书生,我无军功而致身高位。又以一介布衣到身披金紫,这都是来自先帝的恩典。怎能忍心背弃旧主,苟且偷生?”

不久,李存霸狼狈逃至太原。他从河中出发时还有从骑一千余人,到太原时只剩他一人。李存霸随即被李彦超扣押了起来,准备送去洛阳。李存霸剃掉头发,披上袈裟,向李彦超请求出家为僧,从此不问世事。李彦超手下士兵情绪激动,已经不能容许李存勖的弟弟再活下去。众军一拥而上,将李存霸斩首。李彦超一看军心如此,顺便把那两位监军宦官也一并杀了。

李存渥逃到太原之时,李彦超拒不接纳。他只好继续北逃,行至岚谷,李存渥最后的几个手下起了异心,直接把他杀了。刘皇后没有再和李存渥一起逃,她把随身携带的钱财捐给一家佛寺,然后在寺里出家为尼。不久,监国李嗣源派来使臣,就在寺院中赐她自尽。

不久后,李存勖最后一个忠臣张宪被押解回太原,以弃城失守的欲加之罪,与儿子张凝一起,被赐死于太原千佛院。

再说李继岌命大军返回凤翔,行动却异常拖拉,好几天才从兴平退到武功,行军竟不足百里。宦官李从袭见情形不对,向李继岌建议道:“现在是福是祸已经不可预测,我看退不如进。大王最好急速号令三军东进,击破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