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334章 粮票之制(1/4)

高达二百七十万万钱的‘购粮款’,着实是让刘弘感到心力憔悴。

按照刘弘新制定的‘三十税一’之税率,这二百七十万万钱当中,还会有将近十万万,是需要给国库的。

——丞相府按三十税一收上来冬小麦的农税,而后将冬小麦售与少府,这同样是早就说定的事。

这十万万钱,刘弘也可以通过偷换概念解决。

很简单:军队的日常维持、军械替换、军粮拨调,都是需要国库开支的。

为了这一项,国库每年得军费预算,起码在十五万万钱以上。

也就是说,国库用手上的冬小麦,从少府这里换了钱,最终还是要向少府求购粮米、军械,以作为军队开支的。

既然这样,少府就可以直接收下丞相府的冬小麦,先不付钱,直接打下‘弓弩箭矢若干’,亦或是‘麦面、粟米及各式军粮若干’的白条。

至于这些白条能否兑现,少府堆积成山的粟米、麦面储备,以及武库那足够武装数十万人的武器军械,就能提供足够的保障。

同样的道理:官僚的俸禄发放,走的同样也是国库的帐。

如此一来,刘弘大可让国库按每石七十五钱的标准,先‘预付’今年,与中央所需要下发俸禄等额的钱,等要发放俸禄时,直接分批将麦面交到国库,再发放给官僚。

须得一提的是,汉室官僚的俸禄,虽然都是以‘年薪’的方式制定标准,但实际发放和后世一样,都是按月发放。

拿秩中二千石的九卿来说,实际年俸禄,为二千一百六十石。

而这有零有整的实际年俸禄,正是通过‘每月一百八十石’的月俸禄,计算得到每年二千一百六十石。

往下也一样——真二千石,实际年俸一千八百石,月俸一百五十石;

二千石,年俸一千四百四十石,月俸一百二十石;

比二千石,年俸一千二百石,月俸百石。

也就是说,当国库拿着刚收上来的冬小麦,找少府售卖时,少府非但可以不支付‘货款’,反倒可以让国库预付一笔钱。

这笔钱的性质,就类似于,国库在少府预订了数以千万石的麦面,以做接下来一整年,官僚的俸禄发放之用。

至于欠国库的麦面,少府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每月拿出个百十来万石,用来给官员发放俸禄就可以了。

——如今少府什么都缺,还真就不缺粮!

这样一来,少府的资金压力,就能减少到大约二百五十万万钱左右。

这,就是刘弘极力缩减过后,所能得到的最后成本底线了。

国库敲了,少府也没钱了,大臣勋贵,也在去年秋收敲了一遍,就连‘黄金换铜’,刘弘都厚着脸皮用上了。

可这二百五十万万,却是无论如何,都需要刘弘拿出真金白银,才能解决的了。

“难呐···”

如今刘弘,或者说少府所面临的困局,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非是单纯的‘穷’。

而是哪怕少府能拿出来价值二百五十万万的货物,也未必能换来相应的钱。

——如今天下正在流通的铜钱,顶多不超过五百万万!

而少府如今面临的现金链缺口,却达到了天下流通货币的将近一半!

且先不提少府如何拿出这么多钱,哪怕真的拿出来了,也会造成一定的金融影响。

想想看:当一整个经济圈内流通的货币,被某一方在短时间内收回一半以上,会造成怎样的经济动荡?

哪怕将其他所有影响因素都忽略不计,最起码也是通货紧缩一半!

说白了,如今的状况,并非全是少府手上没有这么多钱,而是整个汉室天下的钱,都很难支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