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04章 绝世毒计(2/5)

抹黑’周勃,原因也十分简单:陈平非常确定,这样做丝毫不会伤害到周勃。

在陈平的预想之中,但凡小皇帝还有点脑子,就必然会当檄文中那句‘太尉曾言’不存在,或者假装大度的说几句‘此贼子离间君臣’之类,将此事翻过。

既然没有什么实际损失,就能获得刘章同意起兵,陈平也就乐的由他去,顺带着给小皇帝挖一个坑:周勃,你抓是不抓?

对于这个意外之喜的陷阱,陈平本来是比较得意的——小皇帝如果选择向外宣布‘此贼子离间君臣’,就等同于在周勃脑袋上安上一个‘忠臣’的大帽标签!

那样一来,等到代王太子遇刺身亡,代王起兵于北方时,周勃就能顺理成章的率军出征,同灌婴一起用中央军从东、北两个方向逼迫长安。

掌握一半以上的中央军,军方一号人物太尉周勃、二号人物大将军灌婴,以及作为朝堂一号人物的陈平加在一起,完全有机会通过武装斗争和舆论攻势,将小皇帝从皇位上掀下来!

至于小皇帝真的蠢到治罪周勃,那更是妙——叛军如此明显的离间,小皇帝都能上当,等到将来大事尘埃落定之时,这就将成为小皇帝‘昏聩庸碌’的直接证据!

当长乐宫传出‘太后懿旨着太尉下狱’的消息时,陈平愣了好一会儿,随后差点笑到一口气儿背过去!

——小皇帝给自己立起来的老菩萨,摆了小皇帝好大一道!

就在陈平期待着小皇帝在打自己老娘的脸,背负‘不孝的罪名,以及严格告诫周勃,寒了朝臣勋贵,尤其是开国功臣之心之间作何选择之时,事态就有些脱离陈平的预料了。

将相不辱···

扪心自问,从客观角度而言,小皇帝(贾谊)提出的‘二千石将相公卿不辱’,可谓是一招妙手:在开国功勋想要靠拢天子,却因为诸吕之乱而举棋不定的时间点,这个提议无疑对公卿勋贵起到极大的心理安抚作用。

但彼之英雄,吾之仇寇;尔之良策,吾之昏着(zhu)···

就因为一句轻飘飘的将相不辱,小皇帝硬生生赵出了第三种选择:老娘的脸,不打!朝臣的心,不寒!

朕就专打绛侯的脸!

——小皇帝那封赦免诏书,也就说的好听!

按小皇帝的说法,周勃得以出狱,丝毫没有‘无罪’的成份,而是完全出于小皇帝提出的‘将相不辱’的政治规则,给绛侯留个贵族体面罢了!

什么闭门思过,什么‘太后赦免了绛侯的罪,再官复原职’,全都是屁话!

自尊心高于生命,甚至高于是非对错的汉卿,如何受得了自己‘有罪’?

这要换了寻常官员,早就回家上吊了···

也就是周勃情况稍微特殊一点,才厚着脸皮当这件事不存在。

饶是如此,周勃也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抗旨不遵,只能憋闷的待在家里,‘闭门思过’。

——鬼知道周勃在家是喝大酒还是睡大觉呢!

而这件原本不可能损害到陈平一方的事件,使周勃意外丢掉了太尉的官职;再加上北军立场最亲近周勃的三个校尉,其中两个都被灌婴带走,导致如今周勃对北军的掌控愈发吃力。

据说因为这件事,数十年来没怎么恨过别人的周太尉,在短短的半年内恨上了第二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人:博士贾谊。

周勃甚至在陈平派去联络的下人面前,毫不顾忌的放下话:绛侯复任太尉时,便乃贾生将亡日!

但总体而言,这次意外变故对陈平的整个计划,仍旧没造成太大的影响。

只要代王按照陈平的预测,因自己的长子死于‘亲教之以经书’的小皇帝身边,而响应陈平的号召起兵于北,那小皇帝就只能选择起复在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